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    语文    语文课程    阅读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334H指数:10北大核心: 15 CSSCI: 7 RDFYBKZL: 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
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荣生  出版年:2005
在新课程背景下来谈论语言知识(语文知识)教学问题,应该是有针对性的。现代语文教学在语言知识(语文知识)教学方面有反复,有教训,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当务之要,一是要搞清楚语言知识(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到底起一个...
关键词:语文知识 语文教育研究 结论  归类  走向  一般性  深度  描述  表层  范围  
解读“语文实践"
2
《课程.教材.教法》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浙江宁波315211 王荣生  出版年:2006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实践有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习性...
关键词: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 培养途径  
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
3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荣生  出版年:2005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
关键词:《竹影》 新课程  “对话”  教师  教法 教学内容 方法问题  导入  节奏 突出  
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
4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浙江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王荣生  出版年:2005
口语交际教学目前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是“教什么”的问题。“为什么教”的问题也可转化为一个“教什么”的问题来理解,“怎么教的问题”说到底也是由“教什么”决定的。而恰好是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似乎还没有被人们意识...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 课程意识 初中  语文 课程改革
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建议
5
《人民教育》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郑东辉  出版年:2017
如果只告诉学生考试的成绩或过程表现的结果,没有任何关于考试情况的说明(如试题分析)或与目标相比较的具体信息,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心理,过分关注结果的好坏和自己的名次,而不能激励他们对学习本身及其如何改进的思考...
关键词:教师评价 素养  学生考试 试题分析 考试情况 名次 学习  
建构面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从课程与教学关系谈起
6
《教育学报》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黄伟  出版年:2007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
关键词:课程 教学论 实践  本土化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
7
《教师之友》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315211 王荣生  出版年:2005
郭初阳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一堂很富于冲击力的课。这不仅仅指课堂教学的现场效果,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来说,《愚公移山》提出了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去正面直对。对这堂课,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议:关于文本解...
关键词:《愚公移山》 郭初阳  初中  语文教学  教学案例 评析  教学目标
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8
《语文建设》浙江省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黄伟  出版年:2009
何谓文体素养?它是人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对不同文体形式的自觉观照、适切体验和正确认知,是人们经由阅读和写作实践、历练、感悟而获得的对不同类型文体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把握。文体素养由文体意识和文体能力构成:文体意识是通过...
关键词:文体形式 语文教学 素养  写作实践 语言表达方式 文体意识 能力构成  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化:特征、意义及偏误矫正
9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黄伟  出版年:2008
"活动性"是当代课堂教学的突显特征和共同追求,具有教学改革意义和课堂实践价值。但是,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追求"动"而缺失"静",将会给教学带来诸多的危害,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应是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活动  特征  
让文本为写作铺路领航——《美国语文》课后练习写作部分简析
10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沈玲蓉  出版年:2006
《美国语文》是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著名中学语文教材,从选文到课后练习设计都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它的课后练习,在国内教材普遍只关注选文而不重视课后练习的情况下,更具研究价值。对《美国语文》课后练习的写作部分加以简析,...
关键词:《美国语文》 写作文体 写作能力  写作过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