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食品    气调包装    水产品    壳聚糖    冷藏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能源动力类    建筑类    

被引量:9,518H指数:43WOS: 161 EI: 132 北大核心: 396 CSSCI: 2 CSCD: 46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不同平均分子量的α-壳聚糖的抑菌作用
1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宋献周 沈月新  出版年:2000
本文就几种不同平均分子量 (MW =1 .5 6× 1 0 4 ,3.3× 1 0 4 ,9.5× 1 0 4 ,7.2× 1 0 5)的α 壳聚糖对水产品中的几种常见菌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杆菌 ,产气...
关键词:α-壳聚糖  抑菌作用 分子量 水产 鱼体表杂菌  
食品工业中HACCP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
2
《食品科技》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黄丽彬 李柏林 齐凤兰 陈有容  出版年:2001
HACCP体系是一种预防性质量控制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多。文中介绍了 HACCP体系的原理、特点,综述了 HACCP体系与食品安全性的关系、 HACCP体系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和控制软件。对该体系...
关键词:食品工业 HACCP 安全性 质量控制  软件  应用  
可食性壳聚糖膜性能的研究 ( EI收录)
3
《食品科学》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岳晓华 沈月新  出版年:2002
本文研究了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对壳聚糖膜进行抗张强度、透湿率、透气系数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1.5%的壳聚糖浓度成膜浓度较适宜; 壳聚糖膜用中温干燥(55℃)时的机械性能相对较佳,并且低温下成的膜较高温下成的膜相对较透...
关键词:壳聚糖 可食性膜 增塑剂  抗张强度 透湿系数  透气系数  食品包装材料
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性能与抑菌作用研究
4
《食品科技》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钟耀广 林楠 王淑琴 刘长江  出版年:2007
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香菇粗多糖Len,采用Sevage法脱蛋白得香菇多糖Len1,对两种多糖的抗氧化性及抑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en和Len1均具有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且Len高于L...
关键词:香菇多糖 抗氧化性 抑菌作用
桑叶的营养保健作用及综合利用
5
《中国食物与营养》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赵丽珺 齐凤兰 瞿晓华 陈有容  出版年:2004
关键词:桑叶 药用 食用  营养价值 保健功能 综合利用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法分析鲢肉中风味成分
6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王锡昌 陈俊卿  出版年:2005
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2002018);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200244)资助
以我国重要食用的淡水鱼之一,鲢为原料。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 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鱼肉中的气味成分。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地吸附了鱼肉中的挥发性成...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鲢  
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7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光明乳业技术中心 刘志东 郭本恒 王荫榆  出版年:2008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2002BA518A08)
本文综述了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抗氧化剂 抗氧化活性 检测方法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总DNA的提取
8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与基因组学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赵勇 周志华 李武 刘彬彬 潘迎捷 赵立平  出版年:2005
国家863计划(2001AA214131);上海市农委资助项目(2002-4-4-2;2003-15-2)
建立了一种土壤DNA提取方法。根据DNA产量和纯度2个评价指标,从3种手提土壤DNA方法中优选出方法B为手提DNA方法(Labmethod),它包括样品预处理,细胞裂解,粗DNA纯化,其中细胞裂解组合了玻璃珠击打,SDS...
关键词:土壤DNA提取  DNA质量  PCR扩增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不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抑菌性
9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王鸿 沈月新  出版年:2001
关键词:壳聚糖 抑菌性 脱乙酰度
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徐芊 孙晓红 赵勇 潘迎捷  出版年:2007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05第4-2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1102);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K07-25)
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首次将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tlh)  检测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