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益生菌    乳酸菌    嗜热链球菌    植物乳杆菌    胞外多糖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337H指数:10WOS: 1 EI: 4 北大核心: 30 CSCD: 2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灵芝多糖的结构及其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 EI收录)
1
《中国食品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汇 聂少平 艾连中 夏永军 熊智强 王光强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1428)
灵芝多糖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结构是灵芝多糖发挥生物活性的基础,为探明灵芝多糖的构效关系。近年来,有大量关于灵芝多糖结构表征的研究。本文从灵芝多糖的组成、化学结构和溶液构象入手,对灵芝...
关键词:灵芝 多糖 结构  溶液构象 表征方法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2
《食品工业》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王光强 夏永军 艾连中  出版年:2017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资助(CFTD 170132)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在食品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贮运、配送和销售等全过程中所需遵守的行为准则的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时效性,如何教好该门课程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针对在课程讲授中存在的内容多且枯...
关键词:食品标准与法规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教学改革
不同培养方式对牛樟芝活性组分的影响
3
《工业微生物》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周璇 夏永军 刘胜男 崔涵婧 初宁 胡怡欣 肖睿 张钰妍 艾连中  出版年:201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ZR1428900);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H2016128);沪江基金研究基地专项(D15012)
牛樟芝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且在抗癌、保肝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功效而备受关注。本文考察了固态发酵以及不同液态发酵方式对牛樟芝活性产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态发酵不同谷物对活性产物的合成有明显的影响,青稞作为发酵谷物基质,其活性产物...
关键词:牛樟芝  固态发酵 液态发酵 Antrodin  C  Antroquinonol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玉米淀粉体外消化的抑制作用
4
《食品工业科技》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 李智 艾连中 丁文宇 张宪党 张汇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160142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YYSP003,2018YYSP030)
本文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四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青棵0-葡聚糖(barley 0-glucan,BBG)、黄原胶(xanthan gum,XG)、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和罗望子胶(...
关键词:可溶性膳食纤维 玉米淀粉 黏度 体外消化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中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5
《食品工业》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王光强 夏永军 艾连中  出版年:2018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资助(CFTD 17013Z)
民以食为天。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让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各个高校也相继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食品标准与法规这一门课程也应运而生。但这门课程涉及学科广、涉及内容多,...
关键词:食品标准与法规  评价体系  食品安全 过程评价  
黄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 EI收录)
6
《中国食品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曹利瑞 熊智强 朱松 王光强 夏永军 王巧惠 艾连中  出版年: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809);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33919N1000);上海市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JWCXSL1402);沪江基金研究基地专项(D15012);2015年度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计划项目(15150502400)
从工业化黄酒酿造环境中筛选具有产生物胺能力的微生物,通过显色反应对菌株的产胺能力进行定性分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定量分析,获得12株产生物胺的阳性菌株。其中2株菌产生物胺含量较高,经16S r DN...
关键词:黄酒 生物胺 微生物 温度  
口腔益生菌的研究现状
7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艾连中 贾国超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71956);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7F01152);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19DZ2281100)
口腔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微生态系统。生活方式、外源性致病菌等外源因子可扰乱口腔微生物组与其宿主之间的共生关系引发龋齿、牙周炎、牙龈炎、口臭等口腔疾病。益生菌是一类活的并对人类机体局部或全身性健康都具有有益作用的微生物。传统...
关键词:口腔益生菌  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 作用机制  健康食品产业  
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8
《工业微生物》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杨淼 赵笑笑 宋馨 夏永军 艾连中 熊智强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101)。
双歧杆菌是肠道健康指示菌,对维持人体肠道环境微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治疗肠道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衰老等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双歧杆菌分类特征、分离培养策略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
关键词:双歧杆菌 分离筛选  生理功能
益生菌体外降解胆固醇的研究进展
9
《工业微生物》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陈霞 熊智强 夏永军 艾连中 王光强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1600);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7-F01152)。
益生菌是对人体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某些益生菌的降胆固醇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以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研究较多。本文对体外降解胆固醇的益生菌和其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益生菌 降胆固醇 体外 机制  影响因素
乳酸菌在肠道内黏附定殖的研究进展
10
《工业微生物》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费苏 夏永军 艾连中 王光强  出版年: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501600);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2019-02-08-00-07-F01152)。
乳酸菌是一类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酸。由于其具有安全高效,易获取的优势,在食品、医疗及动物生产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在动物肠道内,它利用糖类物质,生成酸性代谢物,降低肠道pH,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要实现...
关键词:乳酸菌 黏附因子  黏附模型  影响因素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