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科学教育    课程标准    数学    学习者    课堂教学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被引量:268H指数:9北大核心: 24 CSSCI: 21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国际科学教育发展的对比研究——理念、主题与实践的革新
1
《中国科学院院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裴新宁 郑太年  出版年:2021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9YJA880048)。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传递给学习者确定性的知识,而在于让他们学会把知识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21世纪国际科学教育发展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指向,以培育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渗透科学本质教育,关注通过深度与连...
关键词:科学教育 青少年 科学素养  创新  
重新认识学习:学习者、境脉与文化——从《人是如何学习的Ⅱ》看学习科学研究新进展
2
《开放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王美 郑太年 裴新宁 仝玉婷  出版年: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中国情境教育范式的建构与国际比较研究”(BHA170132)
《人是如何学习的Ⅱ:学习者、境脉与文化》聚焦2000年后的学习研究,围绕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七大主题,提出了关于学习的诸多新理解。比较新旧两版...
关键词:《人是如何学习的Ⅱ》  学习科学  文化境脉  贯穿一生的学习  学习过程  
教师数字化能力研究的图景及展望:基于国际文献的分析
3
《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 冯剑峰 王雨宁 白玉彤  出版年:2022
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工作研究会2020年度课题《“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重点课题。
发展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数字化教学质量,对推进教育领域数字化实践、建设高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深入探究了国际范围内的教师数字化能力研究文献,对该主题研究的现状特点、发展路径以及主要框架进行了整理与...
关键词:数字化能力  教师数字化能力  教育数字化
学业质量标准:从充分理解到运用与发展
4
《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叶丽新  出版年:2020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国际母语课程标准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学业质量标准是我国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促进评价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为了使学业质量标准真正发挥其价值,需在三个层面做出努力:其一,全方位理解学业质量标准,明晰其与课程内容标准...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标准
美国校外STEM教育成效评价:视角、框架与指标
5
《开放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 陈舒 刘新阳  出版年:2017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发展核心素养的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15YJC880047)
随着美国校外STEM教育的蓬勃发展,开展有效的评价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一致诉求。本文通过对权威报告及研究成果的分析,勾勒出美国校外STEM教育成效评价的系统脉络:以"学习生态系统观"作为统领视角,强调评价的系统性和可持续...
关键词:校外STEM教育  评价  学习生态系统
重新思考科学教育的若干概念与实施途径
6
《中国教育学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与教学中心 裴新宁  出版年:2022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息化学习场域中学生深度学习阻障诊断与教学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9YJA880048)研究成果。
践行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厘清科学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重新审视相关途径的有效性。学校科学教育可通过综合课程或分科课程来实施,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综合与分科的关系;教育者应重视基于学习的本质、遵循科学的逻辑,将科...
关键词: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  跨学科 科学实践  
初中课堂科学探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基于多案例的实证考察
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系 裴新宁 刘新阳  出版年:2018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发展核心素养的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15YJC880047)
伴随国际上科学教育新形式的出现,科学探究的理念和实践受到挑战,但科学探究——强调在参与科学实践中发展科学理解,依然是面向21世纪科学教育的基本取向。本研究从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出发,借助跨文化情境的思考,运用两个相互关联的子...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教学 科学教育变革  初中  
论概念性理解——兼及“钱学森之问”的教育破解途径
8
《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杨向东 黄婧 陈曦 苏小兵  出版年:202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一般项目“素养导向的嵌入式测评系统研究”(BHA200132)的部分成果。
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推进当前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不同于经验性理解,概念性理解是指超越具体事实或现象,在抽象观念(概念、原理或理论)的层面上把握事物间联系、机制或变化的深层次理解。概念性理解的形成是通过反省思维对...
关键词:概念性理解  反省思维 概念化 大观念  观念性创造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9
《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史加祥  出版年:2020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师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主客体、教学内容和课堂评价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一线教师需要以接纳、包容、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此同时...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小学科学教育 课堂教学 变革坚守  
学校课程治理:内涵、路径与保障
10
《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周彬  出版年:2021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治理现代化与政策保障”(项目编号:16JJK880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学校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同课程利益主体有着自己的专业主张和教育诉求,这就需要学校通过课程治理的方式,以课程集体审议等形式来凝聚共识,在充分考虑不同课程利益主体专业主张和教育诉求...
关键词:课程治理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学校治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