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育神经科学    情感能力    社会    教育    中国青少年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68H指数:8WOS: 2 北大核心: 32 CSSCI: 27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苏州市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袁振国 黄忠敬 李婧娟 张静  出版年:2021
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基金先导项目(2019ECNU-XFZH011)。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苏州市10岁和15岁组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结果发现:10岁组学生在所有15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得分都略高于15岁组学生;10岁组学生中女生在合作、共情、乐群、毅力和包容度能力上得分高于男生;除包容...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 社会与情感能力  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生活结果  
什么才是高阶思维?--以“新旧知识关系建立”为核心的高阶思维概念框架
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马淑风 杨向东  出版年:2022
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基金先导项目“复杂学习情境下核心素养测评范式及其培养机制研究”(2019ECNUXFZH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启动费项目“中学生论辩文本中的高阶思维评价”(2020ECNUHLYT025)。
高阶思维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剖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阶思维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找认知平衡的关键能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并非被动地接收外界的信息,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在具...
关键词:高阶思维 建构主义 分析  关系建立  综合  创造  元认知
核心素养与学习方式变革
3
《上海教育科研》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杨向东  出版年:2018
从学科知识技能的掌握到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养,改变的不仅是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在更深层次上蕴含了认识论和知识观的变革。具体而言,这一变革是从笛卡尔理性主义认识论向杜威经验主义认识论范式的转型。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关键词:学习方式变革 素养  理性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范式  知识技能 人类认识  认识对象  我思故我在
论概念性理解——兼及“钱学森之问”的教育破解途径
4
《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 杨向东 黄婧 陈曦 苏小兵  出版年:202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一般项目“素养导向的嵌入式测评系统研究”(BHA200132)的部分成果。
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是推进当前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不同于经验性理解,概念性理解是指超越具体事实或现象,在抽象观念(概念、原理或理论)的层面上把握事物间联系、机制或变化的深层次理解。概念性理解的形成是通过反省思维对...
关键词:概念性理解  反省思维 概念化 大观念  观念性创造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之技术报告
5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张静 唐一鹏 郭家俊 邵志芳  出版年:2021
华东师范大学“幸福之花”基金先导项目(2019ECNU-XFZH011)。
本技术报告基于中国苏州的测评数据,对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工具在中国文化下的心理测量学特征进行分析。具体计算Alpha系数和Omega系数来检验这些量表的信度;进行了一系列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这些量表的结构效度;开展...
关键词:社会与情感能力  信度  验证性因子分析 测量等值  项目反应理论
音乐训练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及其音乐教育启示
6
《教育生物学杂志》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宋蓓 侯建成 骆丹 周加仙  出版年:2020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YYB09)。
“关键期”与“敏感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早期音乐训练的研究认为,人脑发育存在关键期,此时进行音乐训练很重要,而之后再进行训练则效果不佳甚至无效。后续的研究表明,大脑神经系统在人类生长过程中具有终生可塑性,在敏...
关键词:关键期 敏感期 早期音乐训练  晚期音乐训练  音乐教育
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教缺失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机制: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链式中介作用
7
《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陈依婷 陶阳 杨向东  出版年:2021
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父教缺失家庭的父母参与—学生自我教育期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并比较了父教缺失家庭与完整家庭的模型差异。研究发现:(1)对父教缺失家庭而言,亲子沟通...
关键词:父教缺失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参与 自我教育期望  学业成绩
构建素养导向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
《人民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杨向东  出版年:2022
2019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定位,凝练核心素养框架,完善育人目标体系,优化和重构课程...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 立德树人 评价机制  素养导向  育人模式 学业质量标准 十九大  
作为理论构念的素养及其模型构建
9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杨向东  出版年:202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课题“素养导向的嵌入式测评系统研究”(BHA200132)。
素养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是指人类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能力,旨在维持和促进个体与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主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内在特征。素养理论需要采取一种整合的、生态化的视角,从个体和环境互惠共生、彼此调节的双向动态关系中阐明素...
关键词:素养  主体性 社会-文化实践  自我系统  核心素养模型  
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基于第二轮SSES测评数据
10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济南市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心理学系 袁振国 黄忠敬 王纮 王翔宇 张静  出版年:202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研究”(ABA220028)。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济南市10岁和15岁组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结果发现:10岁组学生在所有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得分都高于15岁组学生。总体上,男生在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上得分高于女生;在10岁组学生群体中,除责任感...
关键词:中国青少年 社会与情感能力  发展水平  生活结果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