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通市海门市教育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数学    教学实录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被引量:44H指数:2北大核心: 11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初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1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永林  出版年:2004
●要有效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抓住这样几个环节,即课前说话,鼓励交际;阅读写作,渗透交际;交际课上,训练交际;社会实践,运用交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基于一定的话题、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
关键词:初中  口语 交际教学 语文教学
以教师素质发展为取向的教师评价策略
2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江苏海门市海南中学;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江苏海门市教育局 倪娟 李广洲 吴勇  出版年:2003
关键词:教师评价 评价策略  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管理
对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的分析与思考
3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永林  出版年:200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四学段要求“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藉此推动学生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
关键词:中考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课外阅读  课改实验区 义务教育  广泛阅读  学习资源
“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必修的基本功
4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永林  出版年:2007
在新课程背景下谈“吃透”教材备好课,也许有好多教师不以为然,觉得话题太老,不够时尚,有老生常谈之嫌。确实,这不是个时髦的话题,不够吸引人的眼球,在人们的意识中随着教师学历达标问题的基本解决,每位语文教师理所当然都应该具备...
关键词:语文教师 教材  基本功 新课程背景  教师学历 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 话题  
数学解题的逆向探求
5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江苏海门市复兴中学;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施维生 杜平  出版年:1996
一、逆向探求的心理机制 逆向探求的心理机制是心理过程中的逆向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心理过程的可逆性是指从正向思维序列转到逆向思维序列这一意义上的思维序列方向的重建。”当一个数学题用常规方法求解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
关键词:逆向思维  逆向探求  数学解题 心理机制 正向思维 连续偶数  心理过程 数学思想方法  解题途径 待定系数法
数学讲评课的设计范式与解读
6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江苏海门市教育局 徐强  出版年:2009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新课程的讲评课如何上,已成为每位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讲评是数学测试目标达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考试的延续,其任务是...
关键词:数学讲评课 设计范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解读  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方法  数学教师 测试目标  
有效课堂的四“度”点击——基于案例分析的二人对话
7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江苏海门实验学校小学部;江苏海门市教育局 季惠 赵江  出版年:2006
关键词:案例分析 有效课堂 对话  有效性 思想观念  个性风格  语文学 语文课
区域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江苏海门市“书香童年计划”九大行动
8
《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沈荣  出版年:2008
对于引导儿童进行课外阅读的关键已经不在于人们思想的转变、认识的提高,而在于整体协作、持之以恒的行动。我们坚信:只有行动,才有收获。因此,从2005年9月至今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围绕“书香童年计划”展开了以下九大行动。
关键词:课外阅读  童年 海门市  小学生 江苏  儿童
课堂教学离自主学习究竟有多远
9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张永林  出版年:2005
关键词:学生质疑  朗读 课改  教师指导 课标  生字 课堂教学 反复  快速阅读  语句
在数学活动中实现数学化——“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片断及评析
10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江苏海门市东洲小学开发区校区;江苏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陆允香 陈松坡  出版年:2007
师: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 生1:男生有3份,女生有4份,一共有7份。
关键词: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数学活动 教学片断 女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