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茶叶    茶树    花青素    砖茶    氟    

研究学科:轻工类    

被引量:357H指数:13WOS: 7 EI: 3 北大核心: 25 CSCD: 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工夫红茶主要内含成分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1
《食品科技》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陈昌辉 杜晓 齐桂年  出版年:2011
四川省科技厅育种攻关项目
通过对11种工夫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含量的测定,并作了感官审评,比较了这些对品质影响较大的内含成分含量与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工夫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与工夫红茶香气得分呈...
关键词:工夫红茶 品质  内含成分  感官审评 显著  
茶树紫色芽叶的呈味特征及降低苦涩味的研究
2
《茶叶科学》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赵先明 王孝仕 杜晓  出版年:2009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ZD010);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00330300)
茶树群体品种常见的紫色芽叶所制成的绿茶苦涩味明显。分离测定了茶树紫色芽叶主要苦涩味特征成分,用苦涩味阈值和苦涩味指数定量评价了各成分的呈味特征。结果表明,茶树紫色芽叶花青素含量高达1.14%,紫色芽叶中花青素和儿茶素的含...
关键词:茶树 紫色芽叶  呈味模式  花青素 精细化利用  
茶叶叶绿素混合液浸提法提取条件优化
3
《西南农业学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赵先明 汪艳霞 杜晓 常菊  出版年:2011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06ZD010);四川农业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00330300);宜宾市科技创新专项(200905101)
本文采用混合液浸提法制得叶绿素提取液,分别从混合液配比、提取的温度、提取时间和浸提液用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试验,并从叶绿素的提取量和提取液的稳定性方面比较了混合液提取法与传统的丙酮研磨法。结果表明,混合液浸提法提取叶绿素,...
关键词:茶叶 叶绿素 混合液提取  
茶叶氟研究现状及降氟措施研究进展
4
《茶叶科学技术》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 罗学平 李丽霞 何春雷  出版年:2006
四川省科技厅"低氟边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基金资助。
茶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茶中的主要成分如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咖啡碱等都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近年来,茶叶中的氟含量问题却成了困扰着人类健康和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我国茶树氟的吸附特性及其机理、...
关键词:茶树 茶叶 砖茶
雅安藏茶和低聚木糖复配物润肠通便作用 ( EI收录)
5
《食品科学》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雅安市义兴藏茶有限公司;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李解 陈雪皎 郭承义 张维 晏秀梅 郭湘 许靖逸  出版年:2015
四川省教育厅青年科学研究项目(12ZA125)
通过建立便秘大鼠模型,研究雅安藏茶、低聚木糖及二者的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大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取体质量相近、同批次的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用盐酸洛哌丁胺制造大鼠便秘模型。取造模成功...
关键词:藏茶 低聚木糖 大鼠  便秘 润肠通便
雅安藏茶茶褐素对^(60)Co γ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6
《核技术》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藏茶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 许靖逸 李祥龙 李解 吴家乐 唐磊 郭承义 何春雷  出版年:2017
雅安市市校合作项目;雅安藏茶保健功能研究及成果应用示范推广(No.2016/09-2018/09);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四川边销茶的抗辐射作用研究(No.12ZA125)资助~~
通过建立^(60)Co γ辐射损伤小鼠模型,探究雅安藏茶茶褐素对^(60)Co γ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实验选取48只雄性SPF级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辐射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以及雅安藏茶茶褐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连...
关键词:茶褐素 雅安藏茶  60Coγ辐射  抗氧化系统 造血系统 防护作用  
黑茶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7
《食品与机械》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省藏茶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李祥龙 李晓梅 杨煦 唐磊 许靖逸  出版年:2018
农发院雅安服务总站项目(编号:063H2300)
为探讨黑茶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选择不同地区相同级别的黑茶为原料,提取茶褐素与茶多糖,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分析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并探讨各黑茶茶褐素与茶多糖对脂肪酶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黑茶茶褐...
关键词:黑茶 茶褐素 茶多糖 脂肪酶 抑制类型  
蒸青绿茶加工过程中品质生化成分的变化
8
《西南农业学报》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杜晓 王孝仕 何春雷  出版年:2006
四川省科技厅(九五重点项目)
研究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测定了四川蒸青绿茶、日本煎茶样品的主要品质成分。结果表明,主要生化成分随加工进程而出现升降的动态变化,至制茶工序结束时,茶叶含水率、叶绿素与茶多酚含量的降低率分别为71...
关键词:蒸青绿茶 加工  化学成分 品质  
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
9
《西南农业学报》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陈昌辉 王媛 唐茜 陈盛相  出版年:2011
四川省科技厅育种攻关项目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
关键词:梨茶间作  效益分析  骑龙村  
竹叶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10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四川省茶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何春雷 罗学平 李丽霞 杜晓  出版年:2006
比较了10个竹叶品种的黄酮含量和风味差异,并采用热水提取和乙醇提取两种方法,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斑竹、慈竹和紫竹黄酮含量较高,筱竹和麻竹风味较佳。正交试验提出最佳工艺参数,即热水提取的最佳工艺配比...
关键词:竹叶 黄酮 提取  正交实验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