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民事    诉讼    公法人    民事执行    

研究学科:自动化类    

被引量:221H指数:8北大核心: 16 CSSCI: 2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民事电子诉讼规则构建论
1
《比较法研究》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高翔  出版年:2020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教师科研创新项目(2018-RGZN-JS-ZD-09);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之智慧司法学科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电子诉讼规则缺失是电子诉讼热背后的隐忧。电子诉讼的内在机理是互联网技术对诉讼活动各组成部分的重组。电子方式作为一种诉讼载体,对当事人、诉讼权利、诉讼程序、诉讼阶段等其他诉讼活动组成部分产生影响,应在影响力分析基础上构建电...
关键词:民事电子诉讼  诉讼原则 诉讼规则 程序机制  
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的司法认定
2
《中国环境管理》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张洋 毋爱斌  出版年:2020
2018年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中青年)项目资助(18SFB3019);2018年西南政法大学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2018XZXS-143)。
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是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有助于将预防为主环保原则落实于诉讼程序.但在司法实践中,作为核心要素的"重大风险"仍存在内涵模糊、认定主体错位、认...
关键词: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重大风险  内涵  认定主体  认定路径  
智能司法的辅助决策模型
3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高翔  出版年:2021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跟踪研究”(项目号20BFX080);智能司法研究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之智慧司法学科建设项目“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理论建构”(项目号ZNST2020K04);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2020年度互联网法治重点研究课题“数字经济司法实践若干疑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辅助裁判模型是智能司法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智能司法辅助裁判模型的理论工具应实现由“法律逻辑+人工智能”向“法律逻辑+诉讼法哲学+人工智能”的转变,使智能司法辅助裁判可真正融入司法实践。司法人工智能遵循“法律本体库—要件解...
关键词:智能辅助裁判模型  法律本体库  认知案件  要件事实论  诉讼法哲学  
支持理论下民事诉讼当事人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
4
《法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冯晶  出版年:2020
西南政法大学2018年校级科研资助项目(2018XZQN-07)的成果
传统研究重视“法的供给”视角,致力于创设“良法良制”。通过转向“对法的需求”视角,本研究基于支持理论和法律意识理论,访谈了142名四类常见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本研究发现,当事人对司法的信赖分为“特定支持”和“普遍支持”...
关键词:法律意识 司法公信力 特定支持  普遍支持  司法改革
《仲裁法》引入临时仲裁制度体系论
5
《社会科学家》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毋爱斌  出版年:2022
2018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自贸区临时仲裁机制创新研究”(18SFB3019)。
《仲裁法》引入临时仲裁制度已属必然。《仲裁法》在修改时首先要明确临时仲裁的适用主体,不再局限于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而应将自然人和其他组织纳入。此外,《仲裁法》还需明确临时仲裁的客体范围与临时仲裁协议的生效条件,只有主体适...
关键词:《仲裁法》 临时仲裁 仲裁员 确认程序  机构介入  
“执行不能”案件退出机制的当下境遇与未来图景
6
《学海》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高星阁  出版年:2020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对公法人民事执行责任财产范围研究”(项目号:2018BS121)的阶段性成果;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2019XZQN-04)资助。
在民事执行司法实践中,"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的"执行不能"案件,由于缺乏科学、彻底的退出机制,在民事执行程序中大量积压,形成执行积案,进而成为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所面临的"一大顽疾"之一。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创设的...
关键词:执行退出机制  执行不能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个人破产 破产法
《民法典》人格权侵害禁令溯源、性质及其制度构建
7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法学院 毋爱斌 范响  出版年:2023
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对第三人到期债权执行程序的立法研究”。
为满足及时制止人格权侵权行为的规则供给需求,《民法典》第997条增设了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但尚待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没有为之提供配套的程序,《民法典》也未进行相应的规定,有必要分析如何构建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构建制度的前...
关键词:人格权侵害禁令  民法典 临时救济 行为保全 人格权诉讼  
技术保障与规则建构:区块链视域下的电子证据适用
8
《南京社会科学》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张宇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研究”(20FFXB00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及保障体系研究”(2020CFX027)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电子证据所具有的技术依赖性,致其在司法适用中面临真实性认定难题,司法采信度较低。区块链具备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特征,与电子证据的系统可靠性需求恰相吻合,可以作为电子证据的适宜载体。新时代互联网法院的区块链存证实践表明...
关键词:电子证据 区块链 技术保障  辅助规则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因果关系要件的证明
9
《中州学刊》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 毋爱斌  出版年:20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消费者集体性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研究”(20CFX059);西南政法大学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2021XZNDZD-01);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基本程序体系研究”(2021-JCZD-28)。
从《民法典》等立法的相关规定看,我国并未明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否适用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进而引发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诸多争议。结合其制度定位和特殊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应遵循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由原告对因果关...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因果关系要件  证明责任分配 事实推定 证明标准
知识产权案件越级上诉程序构造论——《关于知识产权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的法教义学分析
10
《知识产权》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 毋爱斌 苟应鹏  出版年:2019
2018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民法庭制度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8SKD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国家层面确立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越级上诉"无疑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但相关司法解释确定的仅仅是粗疏的越级上诉规则,亟需以法教义学为基础进行合理解读与"补丁式立法"。缘于审级制度的差异,我国的越...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法庭  越级上诉  法律审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