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大学生    教师    民族教育    幼儿    

研究学科:哲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交通运输类    

被引量:138H指数:5北大核心: 11 CSSCI: 12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教师教育者循证实践与教师教育证据迭代
1
《教育科学》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宋萑 徐淼  出版年: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如何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项目对师范生专业学习及其从教表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974016)。
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强调循证概念目的在于凸显教师教育者工作的专业性。目前教师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缺乏本体研究以及未对证据合理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推进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循证教师教育者因而需要在课程内容、实践形式两个层面开展教育...
关键词:循证实践 教师教育者 证据  证据迭代  循证教师教育  
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研究评析
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蔡红梅  出版年:2011
近10年有关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显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调动幼儿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学观念有偏差,管理松懈,硬件配备、软件开发缺乏保障等问题。现有研究对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研究 幼儿园  现状分析  期刊文献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教育信息化研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
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陈振宁  出版年:2018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南藏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利用监控体系研究"(16042)
本文对2008~2017年发表在指定期刊的"教育信息化"源文献进行研究,并基于计量分析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分析得出了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若干稳定的研究重点,包括"自适应学习""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互联...
关键词:CITESPACE 教育信息化 热点  研究动态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民族团结教育
4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李英慧  出版年:2018
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社会转型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创新研究"(RDTJ13013)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和谐共生、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教育过程。随着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转型,中国民族关系正在发生较大变化,民族问题发生的场域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实现高层次民...
关键词: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教育
藏区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最适理论的实证探究
5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黄嘉莉 陈振宁 宋萑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海藏区理科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18X88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如何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项目对师范生专业学习及其从教表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7197401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在线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JYA001)
基于自我决定论、期望理论、社会交换论、公平理论、使命理论等,探究最适合解释藏区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的理论与因素。改编《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问卷》调查8所中小学教师共计331位教师,其中藏族教师占83.4%。通过差异分析、...
关键词:藏区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主体性 社会交换论 自我决定论  
青海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6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朱敏兰  出版年:2020
青海民族大学校级人文规划项目“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017XJRS08);2016-2017年度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青教工委[2016]154号)的阶段性成果。
青海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研结果表明,该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满足不了新时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和对策  
契约与私交:合作学习的关系逻辑
7
《全球教育展望》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常亚慧 万晓霞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学校建设与基层社会文化治理研究”(项目编号:BBA150016)的研究成果
合作学习不仅改善了既有课堂中单向度的师生交往,激发了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而且提升了学生群体的协作能力,体现了新时代终身学习的理念。研究基于社会关系理论,分析了合作学习运作的社会关系逻辑,探讨了不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
关键词:契约 私交  合作学习  关系逻辑
论《颜氏家训》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意义
8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邢永萍  出版年:2011
《颜氏家训》中主张的早期教育、以身作则、学以致用、环境熏陶等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对当代家庭教育有着积极意义和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颜氏家训》 家庭教育 意义  
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意蕴与实践路径探析
9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郭远 吴秀兰 张越  出版年:2021
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时代青海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XFX003);青海省社会科学2020年课题“青海藏族地区双语教学常态化绩效分析及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20);青海民族大学2021年校级课题“青海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进路与实践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1XJXS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等院校作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共识。面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群体有别于"他者"的集体特征,本文以WSR理论作为分析基础,结合物理(客观环境)、事理(权变环境)、人理...
关键词:民族地区 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前藏汉双语教师的双语使用态度研究
10
《当代教育与文化》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蔡红梅 李姗泽 尕措吉  出版年:2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年度课题"学前藏汉双语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SWU1509359)阶段性成果
研究调查了23所藏区幼儿园教师的藏汉双语能力、双语使用现状及其双语使用态度。结果显示:不同民族教师的藏语和汉语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藏族教师的藏语使用以融合性动机为主,汉族教师的藏语使用以工具性动机为主,语言动机是影响学前教...
关键词:学前藏汉双语  语言态度 双语教师 学前双语教育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