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师实践性知识    教学    范式    教师行动    教师思维    

研究学科:

被引量:511H指数:7北大核心: 8 CSSCI: 7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
1
《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陈向明  出版年:2009
陈向明主持的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批准号:AIA06135)的成果之一
通过对教师进行大量的课堂观察、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本研究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等四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拥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通常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 经验  构成要素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2
《教育研究》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主任 陈向明  出版年:2008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
关键词:范式 质的研究  量的研究  定性研究  行动研究  
优秀教师在教学中的思维和行动特征探究
3
《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陈向明  出版年:2014
2011年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编号:AIA1115)的成果之一
通过对北京市若干中小学教师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优秀教师表现出一种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需要得到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更多重视...
关键词:教师思维 教师行动 对教学的意义建构  整体性理解  实践推理  知行合一
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4
《教育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陈向明  出版年:2008
建立教师资格制度的初衷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然而如果这一制度过于统一、刚性、琐碎,实施时过于机械化、技术化,则有可能妨碍教师的选拔和专业发展。本文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对当前教师资格制度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反思,提出...
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教学水平 技术理性  反思理性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在荷兰——与波琳·梅耶尔教授对话
5
《全球教育展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魏戈 陈向明  出版年:2015
香港圆玄基金会"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项目编号:JY14003)成果之一
在本次访谈中,荷兰奈梅恩大学波琳·梅耶尔教授基于其自身的经验,畅谈了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方面的体悟,凸显了荷兰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特色。在研究工具上,除了传统的访谈法,综合使用刺激回忆、概念图、电子日志和问卷等能够有效...
关键词:实践性知识 教师教育 波琳·梅耶尔  荷兰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财政保障机制探究
6
《全球教育展望》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北京教育学院 陈向明 王志明  出版年:2014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资助课题"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机制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本研究利用在全国11个省市采集的数据,描述并分析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投入现状以及培训费用在不同主体间的分担情况。研究发现,中央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中央...
关键词:教师培训 财政保障 经费投入  义务教育
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知识为何重要
7
《基础教育课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陈向明  出版年:2012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已经走过11年。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教育学专业人员正在联手推动这项改革,课堂内外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但改革却步履艰难,各种复杂的社会乱象使其走向和前景显得扑朔迷离。置身...
关键词:一线教师 课程知识 课程意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行政部门 课堂内外 2001年  专业人员  
求内涵 寻路径 慎思辨——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综述
8
《教育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陈向明 张立平  出版年:2014
北京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AIA11155)的阶段性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我国先后进行了教学方法、教材和课程改革,也启动了国家、地方各级培训机制,但效果差强人意。原因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并没有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而外来的培训不仅耗时耗力,对教...
关键词:课程论坛 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  综述  国际  上海  思辨
教师需要怎样的课堂提问——基于一堂小学数学课的观察反思
9
《基础教育课程》陕西省宝鸡市三迪小学;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 魏佳 魏戈  出版年:2014
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社会——文化视域下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编号:AIA11155)成果之一
一、研究背景 一堂课的展开,主要依赖于师生的互动;智慧型课堂的构建,同样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话上,而这种互动又需要依靠教师的层层提问得以实现。
关键词:课堂提问 教师 数学课 反思  小学  师生对话
全人教育教师的“家族相似性”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10
《教育参考》北京大学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中心;北京教育学院 张立平 王晓玲  出版年:2016
全人教育以"人的完整发展"为核心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范式和原则,对于中国当代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全人教育理念实施的核心是教师,而对已有全人教育教师共同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更多青睐全人教育的教师...
关键词:全人教育 教师家族相似性  扎根理论 整合  存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