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民办教育    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专业    课堂环境    教学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建筑类    

被引量:732H指数:16北大核心: 46 CSSCI: 26 CSCD: 1 RDFYBKZL: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
1
《比较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 范春林 董奇  出版年:2005
文章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课堂环境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辨析;回顾了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状况;论述了课堂环境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课堂环境 教学环境 学习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气氛
生存状态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基于四川农村地区教师调查的分析与思考
2
《高等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广播电视大学旅游艺术系;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刘世民 王义宝 王官诚  出版年:2005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课题(川教科SA03-226)
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存状态,我们从教师职业满意度、收入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和对继续教育的满意度等方面入手对四川省农村地区10个县教师队伍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相关数据和材料,我们对四川省农村地区教师专业...
关键词:生存状态  教师 专业化  
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3
《教育与教学研究》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刘林 樊敏 彭蜀晋  出版年:2011
四川省2007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类项目"科学教育新师资培养模式和质量研究"(TER2007-014)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四川部分小学的走访,发现当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小学科学教师素养不高,科学师资缺乏;教学设备不足,科学课程资源匮乏;现行小学科学教材无法满足城乡不同需求;大班教学,难以保证教学质量;小学科学教师对新课...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质量
后现代知识状况与新教育观的呼唤
4
《外国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姜勇 郑富兴  出版年:2003
近年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各方面影响与冲击着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传统的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知识的生成性、知识的个体性、知识的网络性与知识的非良构性。这引发了教育观念的...
关键词:后现代知识观 对话教育观  自主学习观 创新教育观 实践教育观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前景探析
5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顾美玲  出版年:200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DDB030262)"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的研究与实验"的系列论文之一;"2005第二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交流论文
独立学院的前身是公立大学下设的民办二级学院,这是在公立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艰辛的背景下,自下而上地探索出来的一种高教办学体制改革的新模式。独立学院则是教育部自上而下地对公立大学民办二级学院进行规范而出现的...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立大学民办二级学院  发展历程  前景  
对民办教育立法中校产归属问题的思考
6
《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顾美玲  出版年:2001
关键词:民办教育 教育立法 产权归属 投资办学 损资办学  投资主体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
7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雯婷  出版年:2005
伴随着打工潮的出现,农村中由于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的未成年的儿童数量激增,使其成为一支数量不小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如何,这已成为当今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从隔代教育的角...
关键词:留守儿童 临界点  隔代教育
论挫折教育
8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魏青  出版年:1997
挫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青少年的挫折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挫折教育具有引导性、渗透性、实践性、长期性等特征。渗透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提高认识与...
关键词:挫折 挫折教育 基本任务  特征  原则  
攻击行为一般模式述评
9
《心理科学》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范春林  出版年:2005
攻击行为一般模式从社会认知取向分析了特定情境下攻击行为的发生过程,即,人的因素和情境因素两个输入变量通过影响个体当时的内在状态和后继的评价与决策过程而产生攻击行为;同时,它还阐释了攻击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即,生物因素...
关键词:攻击行为  情节 攻击性人格  述评  知识结构 认知取向  社会环境 形成和发展  特定情境 决策过程
道德共识的追寻——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浅析
10
《外国教育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郑富兴 高潇怡  出版年:2004
品格教育是20世纪末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道德教育现象。新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社会的道德整合”。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具有一套普遍有效的道德内容,这是实施品格教育关键的一步。这种内容的确定及其方式反映了一种对...
关键词:美国  道德教育 新品格教育 道德共识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