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大学生    语篇    英语    汉语    

研究学科:社会学类    哲学类    经济学类    兵器类    

被引量:1,483H指数:14北大核心: 50 CSSCI: 27 CSCD: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1
《外语与外语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94 周相利  出版年:2002
听力理解作为基本语言技能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学习者往往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提高,而忽略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背景知识,即图式的积累.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扫除听力理解过...
关键词:图式 听力过程 信息处理 应用  
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
2
《外语界》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江苏 南京 210094 朱菊芬  出版年:2003
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定量分析,对非英语专业的新生英语学习现状作了调查和探讨,发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1)新生对中学英语教学基本满意,尽管他们对中学取得的英语成绩不太满意;(2)刚上大学英语课时最难学的词...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新生 英语学习 调查分析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阅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3
《外语界》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赵雪琴  出版年:2001
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都是在正规环境中进行,即课堂教学。在正规环境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语言形式和规则,其结果有别于自然环境中学习的结果。笔者认为,在现行条件下,阅读是大...
关键词:阅读  英语水平
试论商标名称英汉互译文化意义的转换
4
《中国科技翻译》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胡开杰  出版年:2001
产品商标词大多具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 ,翻译过程中贴切得体地转换商标词内在的文化意义不仅可以贴切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质量特征 ,同时又可引发消费者的文化联想 ,对商品的销售产生广告效应 ,起到推波助澜的促销作用和民族文化的宣...
关键词:商标名称 英语  汉语 翻译 文化内涵
外语教学不可忽视认知的重要性
5
《外语界》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赵小沛  出版年:2001
本文通过对语言的共性、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的论述 ,说明了认知在我国学生学习外语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调查揭示的学生学习外语的要求、困难、方法等问题 ,作者指出 ,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能充分开发利用他们...
关键词:语言认知 输入  产出  
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
6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王英民  出版年:1998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 现状分析  在校期间 思想政治工作 毕业分配  消费现状  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水平  部分大学生 社会实践活动
从“团队精神”看参与英语课堂小组的效果
7
《外语界》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研究生教研室 江苏南京210094 袁小华  出版年:2001
中国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孤军奋战”的形式,往往使小组活动失去了交流意义。本研究将集体协作形式运用到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结果表明,团组内相互协作而产生出来的“团队精神”,克服了语言习得的心理障碍,使课堂交流产生了“聚焦”和...
关键词:团队精神 课堂小组活动 聚焦  增益
以诚立译--论翻译的伦理学转向
8
《南京社会科学》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吴志杰 王育平  出版年:2008
语言的伦理性决定了翻译的伦理性。在翻译活动中,最先确定的并不是译什么与怎么译,而是译者与作者、读者等他者之间的以"诚"为基础的伦理关系。"诚"是一切翻译活动得以进行的态度预设,也是确保翻译顺利完成的伦理基础。译者只有诚于...
关键词:翻译伦理 诚  应答  责任  交往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探源
9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王育平 吴志杰  出版年:2009
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和合翻译研究"的资助;项目编号:XKF09052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笔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存哲学。本论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和合精神与和合价值,进而点明和合思想作...
关键词:和合  中国传统文化 生存哲学
以“评”说“法”:法庭辩论中的评价资源与实现手段
10
《外语教学》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 张丽萍  出版年: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6JJD740006
为了检验评价理论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使用规律,本文分析了律师如何在强调客观性的法庭辩论中体现自己作为法律阐释者与辩护人的双重主观立场。分析结果表明,在解决法律纠纷的过程中,律师综合运用大量的态度系统与级差系统,使用多...
关键词:法庭辩论 评价资源 主观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