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科学课程    科学文化    物理教师    科学教育    课程发展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31H指数:7北大核心: 10 CSSCI: 6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教学反思的内涵、向度和策略
1
《教育研究与实验》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于海波 马云鹏  出版年:2006
教学反思既是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深入挖掘“教学反思”内涵,探讨“教学反思”的向度,构建“教学反思”策略,不但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基础教育教学...
关键词:教学反思 内涵  向度 策略  
试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走向
2
《课程.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出版年:2010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理科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EHA070261);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项目编号:2007068)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应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物理生活-物理实验-物理体验”“认识学生-了解学习-理解教学”“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人文情怀”四个维度上提升师范生的专业品质。“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改...
关键词: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定位 发展方向  教师教育
科学课程的文化学研究:内涵、价值与走向
3
《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孟昭辉  出版年:2004
科学课程是与科学文化、教育文化、社会文化相关联的特殊文化形态,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对科学课程进行文化学分析、阐释和建构,不仅有利于科学课程文化基本属性的揭示、科学课程基本理论的建设,更是科学课程改革与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
关键词:科学文化 科学课程 课程文化
“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学史辨——兼论宗教对近代科学起源的推动作用
4
《物理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郭桂周 于海波  出版年:201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委托课题“国际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与本土化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1AWT01);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课程知识优化的教师教学行为改善研究”(课题批准号:ZZ1104)研究成果之一
古希腊对于思辨与逻辑推演的推崇、所持有的有机自然观等都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得到“牛顿第一定律”问题的正确答案.中世纪基督教对于近代科学起源起到了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并且宗教人士在对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教义融合的争论所持...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 布里丹  笛卡尔
科学观的教育价值及其课程实现
5
《课程.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孟昭辉  出版年:200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应对教师专业化的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理科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发展的叙事研究。
科学观是制约科学课程发展的重要变量。就类型而言,科学观包括本质观、发展观、价值观和习得观等内容;从形态来看,科学观包括显性、隐性和“实践”等存在形式。恰当的科学观教育有助于学生世界观、自然观、发展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观 科学课程 课程发展 课程设计
“李约瑟难题”对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6
《中国科技论坛》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孟昭辉  出版年:2006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A0415019);东北师大青年科学基金(94039)
国内外学者围绕着“李约瑟难题”的解决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解读和反思,从多视角、多层面阐释、比较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传统发展的背景、动力和形态的异同,揭示了近代科学技术没有诞生在中国的原因。这些研究理论和...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 科学教育 教育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物理复习课变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7
《物理教师(高中版)》浙江省温州第二中学;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余雪妹 于海波  出版年:2009
变式教学指从一道题目出发,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问题或改变题目设计的物理情景,重新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变式教学,揭示物理规律;通过原型题的变式题组训练,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通过变式教学,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化学...
关键词:高三复习 变式教学 实践  
科学素养理念发展的历程
8
《物理教师(高中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出版年:200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A4 15 0 19);东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40 39)
科学素养已经被视为科学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人们对科学素养概念的理解远未统一,在实践中也颇多争议.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科学素养理念的来龙去脉、理论基础和基本内涵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
关键词:科学素养  理念  科学教育 理解  历程  基本内涵  理论基础  原因  争议  缺乏  
科学素养理念的前设、特征和结构
9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出版年:2004
目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目标的核心理念.但人们对科学素养理解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一理念的实践价值.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科学素养理念的历史脉络、理论基础、基本主张、框架结构,尤其是对科学素养理...
关键词:科学素养理念  科学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改革 社会公民
科学观的后现代转向与理科教学改革
10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 于海波 孟昭辉  出版年:2004
对科学文化的根本理解,既是理科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前提,也是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科学观的变化、发展及其教育选择将会对理科教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后现代科学观作为后现代思潮的重要内容不断冲击着人们原...
关键词:理科教学 后现代科学观 教育选择 改革策略  内容  科学文化 途径  发展  影响  价值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