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范式    教学论    教育学发展    教育文化    教学理论    

研究学科:

被引量:18H指数:3北大核心: 4 CSSCI: 2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概念之辩
1
《比较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丁邦平  出版年:2011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
关键词:教学论 教学理论 教育学 教育科学 范式
大学功能与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演进和启示——以“三阶段”“三范式”二者映射为视角
2
《中国高校科技》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 王伟宾 丁邦平 邢志强  出版年:2021
2017年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青年骨干人才项目“大数据时代开展精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重点项目资助“应用型本科工科专业学生全域工程素养均衡培养对策研究”。
从我国近代大学产生至今,大学功能发生了多次明显的演变,从最开始只关注人才培养,到后来逐步扩充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分别经历了重教学、重研究和重创新创业三种不同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也相应经历了从技术范...
关键词:大学功能 工程人才培养  范式 映射 演进
基于比较教育学思维的中国教育学反思
3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丁邦平  出版年:2017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引进、消化、中国化(或本土化),今日中国教育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21世纪,中国教育学者需要在此基础上重建和完善中国教育学。为此,教育学界开始反思中国教育学走过的百年历程,试图重新确立21世纪中...
关键词:比较教育学思维  中国教育学 西方教育学 教育文化传统  和而不同
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分析
4
《世界教育信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安琪 沈蕾娜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城市群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评价体系及推进策略研究(编号:CIA50188)。
城市群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载体,对地区经济文化的推动力日趋受到学界的关注,其发展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地理范围。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带来了产业变化、贸易转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新目标。旧金山湾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
关键词:旧金山湾区  高等教育 协同发展  
重视数字技术——新西兰学校技术课程的最新发展
5
《课程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尹红  出版年:2020
新西兰的学校技术课程经历了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框架和课程理念,2017年其学校技术课程进行了最新的修订,对数字教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本文聚焦新西兰学校技术课程的最新发展,从数字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内...
关键词:技术教育  技术课程 数字技术 新西兰  
探索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6
《人民论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丁邦平  出版年:2012
房山区从十年前启动的教育创新之路,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教育改革的先进典型,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区域教育现代化 创新之路 区域教育改革 21世纪  成功经验  房山区  学习  
比较教学论:21世纪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7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丁邦平  出版年:2010
比较教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些重点研究领域构成了各个时期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或研究方向。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比较教育学需要继续扩...
关键词:比较教学论  跨文化比较 教育文化 课程改革
比较教学论:21世纪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8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 出版年:2010
比较教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重点研究领域,这些重点研究领域构成了各个时期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主要脉络或研究方向.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比较教育学需要继续扩...
关键词:比较教学论  教学论(教学理论)  课程论 学习论 评价论 教育文化
树立“大科学教育”理念
9
《小学科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科学教学指导专委会;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丁邦平  出版年:2024
我们提出“大科学教育”理念,首先基于“大科学”观,而大科学观是大科学时代的支柱性观念。大科学观把现代科学技术视为一个整体,当代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综合的趋势,并展示出当代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功能。
关键词: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观 当代科学技术  支柱性  现代科学技术  理念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