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人权    话语体系    法理    中国人权    法治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752H指数:16北大核心: 67 CSSCI: 73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论“数字人权”不构成第四代人权
1
《法学研究》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刘志强  出版年:2021
中国人权研究会2020年度部级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诠释”(CSHRS2020-02ZD)的阶段性成果
从人权的代际划分原理来看,"数字人权"的概念即使成立,也只属于三代人权范畴的内容,可以在既有人权体系的框架内得到合理解释,没有突破既有的三代人权格局;个人数据信息类权利的出现,未构成人权的代际革新。从人权的道德属性来看,...
关键词:数字人权  第四代人权  道德人权  基本权利
论紧急状态中的国家治理
2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谢晖  出版年:2020
紧急状态是"治理的典范",它是一个可在事实层面、法律层面、法治(治理)层面分别理解的概念。紧急状态不是法治的例外状态,只要人类的生活面向有日常状态,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紧急状态,那么,国家治理就必须像对待日常状态一样,制定紧...
关键词:紧急状态 公权主体  私权主体  紧急权 权利克减 常态法治  
论新兴权利的一般理论
3
《法学论坛》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谢晖  出版年:2022
新兴权利不同于新型权利。它是法定权利的对称,是法定权利之外的、实存的社会权利,但与此同时,它是与法定权利息息相关的权利。新兴权利的生成根据,既可能出于法律遗漏,也可能是出自法律排斥,更可能出自社会关系和社会事实变迁。新兴...
关键词:新兴权利  法定权利 权利推定 民间规范  
论法学研究的两种视角——兼评“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逻辑之非
4
《法学评论》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谢晖  出版年:2022
法学有两种观察或研究视角,即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简言之,前者是规范(制度)事实视角,后者是社会(事实)视角。因之,法学也可两分为内部视角的法学和外部视角的法学。前者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和纽带的制度事实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分析为...
关键词:法学 内部视角的法学  外部视角的法学  法教义学
“数字人权”再反思——与马长山教授等商榷
5
《政法论坛》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刘志强  出版年:2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人民为中心’人权理念研究”(20JJD820008)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人权”是人权泛化的结果。“两种四类”的人权泛化,揭示了不同类型人权泛化对主体性的各种挑战,人权泛化的本质在于人权的异化。目前“数字人权”为人权功能、人权理论带来了异化,使得人权的社会功能与应有的道德内涵分离和疏远,...
关键词:“数字人权”  人权泛化  外部异化  内部证立  
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表达
6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刘志强  出版年:2018
教育部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16JJD820025)
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变迁,在于西方人权观冲击下被动的回应,经中国政府签署联合国人权宪章,吸收与消解了西方人权观的中心视野,融通了东西方文化精华。新时代中国人权话语体系建构,是对概念人权到制度人权理论的概括,是新时代中...
关键词:中国人权 人权话语体系  表达  
论法治思维与国家治理
7
《东方法学》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谢晖  出版年:2021
现代国家治理必须依循法律和法治,其中法治思维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法治思维和法律思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政治思维、后者是司法思维;前者是战略思维,后者是技术思维;前者是治理思维,后者是裁判思维;前...
关键词:国家治理  法治思维 初阶法治思维  高阶法治思维  法律思维 法治
论人权法的三种法理
8
《法制与社会发展》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刘志强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人权话语体系构建与表达”(16JJD820025)的阶段性成果
人权与公法、私法以及公私交叉法的互构,体现在由各项具体权利构成的基本人权规范体系中。人权法的具体法理可以提炼为权力制约型法理、私权自治型法理与社会保障型法理。这些具体法理从法律权利的明文规定中推导出来,也需要在宪法和具体...
关键词:人权法 具体法理  一般法理  普遍法理  
数字社会的“人权例外”及法律决断
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谢晖  出版年:2021
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推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社会。它不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而且创造了新的社会关系——"人机关系"。人类赋能于机器,机器也因此获得一定的权利(权力),不但如此,而且由于机器的智能程度远胜于芸芸众生,...
关键词:主体性 数字社会 人权例外  法律决断  
论党政合署在行政法中的融入
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 王欢  出版年:2019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GD16XFX14)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党政合署(并)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组织形态。党政合署(并)后,其组织形态由于"行政职权"仍然存在,决定了将其纳入行政法调整的必要性。将行政法融入这种组织形态与组织法意义上的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着某...
关键词:党政合署  行政主体 行政职权 行政程序 司法审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