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美学    身体    文化    后人类    叙事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355H指数:8WOS: 1 EI: 1 北大核心: 112 CSSCI: 122 CSCD: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内在逻辑
1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刘海娟 田启波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18ZDA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生态正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5BKS02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不断发展且日益成熟的思想体系,是由若干具有紧密逻辑关联的"核心理念"支撑的。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视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价值论  生态生产力论  生态矛盾论  
人工智能与后人类美学
2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王晓华  出版年: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体论美学视野中的西方身体艺术研究”(17BZW067)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非人类智能体的出现,一种超越人类场域的交互关系诞生了。在这种新的语境中,人类主义成为告别的对象,后人类话语(包括后人类主义、后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人文学科)则应运而生。相应的位移虽然还远未完成,但其影响已经延伸到美学...
关键词:人工智能 非人类智能体  交互性法则  后人类本体论  后人类美学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3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师范学院)心理学院;深圳市情绪与社会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法学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迟新丽 陈诗韵 王秋英 黄巧敏 韩佩玲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6CSH049);深圳市教育科学2017年度规划重点课题(zdfz17006);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8年度规划青年课题(SZ2018C00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和内向性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青少年积极认同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家庭功能量表、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和积极青少年发展量表对11994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
关键词:家庭功能 问题行为  青少年 积极认同  性别
差异、多元共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构
4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王晓华  出版年:2018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个经济范畴,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它涵括了"一国两制"所涉及的两个重要特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9+2"城市群、多语种文化共同体,已经形成了多元共生的异质空间。回到晚清...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  文化现场  差异  多元共生  
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表征及话语建构
5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江玉琴  出版年:2021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中国青年文化认同的话语研究”(2017WTSCX10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后人类理论生成机制与批评范式研究”(GD19CWW07)。
赛博朋克文化交织了青年文化与科幻文化的文化主张,强调了青年做自己的精神需求,在高科技低生活形态下批判资本主义的过度欲求。中国赛博朋克文化虽受西方赛博朋克文化影响,呈现为科技化、自主化、狂欢化等特点,但在中国科技迅猛发展的...
关键词:青年文化 赛博朋克 反抗文化  科幻文化  中国科幻 《荒潮》  中国话语
从感性学到身体学:美学研究必须完成的进展
6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王晓华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BZW067)
在世界美学史上,感性学的建构是一个未完成的规划。自鲍姆嘉腾于1748年提出建构"感性认识的科学"以来,两个半世纪过去了,它仍未成形为自洽的话语体系。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个规划本身就不完善,因为它没有涉及感性学的归属问题。根...
关键词:感性学 身体学  回归  进展  
语言类型学与国际中文教育
7
《语言文字应用》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刘丹青  出版年:202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YY004);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启动项目资助。
本文提出语言类型学可对国际中文教育起积极作用。当代语言类型学通过大规模跨语言调查比较研究,探求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差异,也以此深化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语言类型学非常切合国际中文教育面向全球拓展的态势,尤其符合中国两大传统教...
关键词:语言类型学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共性 音节显赫  话题优先  
“崇高”概念的来源及其当代意义
8
《浙江社会科学》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论学会 高建平  出版年:2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学与艺术学关键词研究”(17ZDA01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10)阶段性成果。
崇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对崇高的研究,一方面要考察其概念的发展史,另一方面要考察崇高进入文学艺术作品中,被人们关注的情况。崇高原本只是美的一种,而到了欧洲18世纪,与美相对立的崇高范畴出现,其机制得到了理论的阐释。崇高...
关键词:崇高 伟大  原创
英汉二语习得者的空间运动事件认知——来自行为实验的证据
9
《现代外语》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纪瑛琳  出版年:2020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英汉双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心理呈现”(15BYY063)的阶段性成果。
本研究以空间事件类型学为理论基础,探讨英、汉单语人群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英汉二语习得者在空间运动事件上的认知及行为反应成熟模式。共有115名被试参加了规定时间内的相似性判断任务,所得数据采用R语言的混合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运动事件类型学  空间认知  二语习得 相似性判断  
人工智能能否成为审美主体--基于康德美学的一种扩展性探讨
10
《学术研究》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陈海静  出版年:2022
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学说揭示了人类智能作为“通用智能”的灵活性,这类智能可通过对少数范例的观审便可通达普遍性。相比较而言,人工智能的认识能力还未能突破以归纳和演绎原则为基础的判断模式,因而无法藉由对个别范例的鉴赏培养出具有普...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有机体  判断力 目的论 审美主体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