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学生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滑动变阻器    同学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电气类    自动化类    交通运输类    电子信息类    

被引量:58H指数:3北大核心: 2 CSSCI: 1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关注学习过程,突出函数核心——一类以一次、二次函数为背景的中考压轴题赏析
1
《中学数学(初中版)》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王海松 高峰  出版年:2016
近年来,将一次或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几何图形结合来编制中考压轴题一直是常见的题型,这种题型的实质是把函数图像作为与坐标有关的几何对象,并以此为背景,研究图形的属性,与几何内容综合在一起,表面上以函数为背景,实质上还是几何知识...
关键词:中考压轴题 二次函数 学习过程  几何图形  赏析 函数图像 几何知识 题型  
分层·善变·创新——“四基”观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讨
2
《数学学习与研究》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吴霞  出版年:2018
"四基"理论是"双基"理论的拓展与延伸,它体现了素质教育改革逐渐向学生实践能力、个性化发展的方向推进.为了让中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更多综合性能力,就要在"四基"理论的指引下,做好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本文从实践出发,对初中...
关键词:初中数学 "四基"理论  作业设计  策略  
巧用“错误”创高效——初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3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黄艳  出版年:2016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难以避免,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并善于挖掘学生错误中潜在的教育价值,将其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积极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以引发学生发生思维碰撞,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错误资源 利用策略  
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
4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冯军梅  出版年:2006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修改 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中学  语文 独立修改  
发挥技术优势,实现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5
《新课程(中学)》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吴霞  出版年:2016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创新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全面解读摩擦力
6
《数理化学习》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华庆富  出版年:2012
摩擦力是生活中无处不在一种力,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力.特别之一,它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特别之二,它有时候是阻力,有时候却是动力;特别之三,有的摩擦力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摩擦力大小却是可以...
关键词:静摩擦力 解读  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利用个性化解读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7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初中 周蓉  出版年:2017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切实开展阅读个性化的解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开展个性解读,旨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个性阅读  教学
几何探究型问题中的“链式”探究题“探究”
8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高峰  出版年:2012
2012年中考试题中,一类以“链式”问题链的形式出现的几何探究性试题可谓精彩纷呈.由于其设计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完成探究,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成为中考试题的一大亮点.下面从中选取几...
关键词:几何  链式  探究题 探究型 认知规律  中考试题 探究性试题 学习者
巧用相倚契约,提高教学效果
9
《中国学校体育》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郑泽宏 姜德俊  出版年:2008
相倚契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首先提出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已将这一方法成功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相倚契约是指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对特殊目标行为所达到的绩效,建立一个书面的行为合同。
关键词:契约 教学效果 巧用  教育教学管理 目标行为  心理学家 九十年代  罗伯特  
对“图形新定义”试题的命题思考
10
《数学教学》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 高峰  出版年:2016
近几年,在中考考试中,有一种题型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即按照一定规则的约定,给出一个学生从没研究过的图形,然后再设计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约定(定义)的理解,探究、解决这些系列问题,大家都把它称为“图形新定义”试题.对于...
关键词:命题 试题 定义  图形  学习过程  学生  再设计 约定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