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发酵过程    挥发性风味物质    抗氧化剂    酸肉    风味特征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交通运输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732H指数:15WOS: 3 EI: 39 北大核心: 70 CSCD: 6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酸肉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研究 ( EI收录)
1
《食品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周才琼 代小容 杜木英  出版年:2010
重庆市教委基础研究项目(070203)
采用SDE-GC-MS分析酸肉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以了解脂肪及蛋白质降解与酸肉风味形成的关系。结果显示酸肉挥发性成分从原料的31种增至发酵结束时的85种,其中,酯类、醛类和碳氢化合物从发酵开始时的7、8种和10种分...
关键词:酸肉 脂肪分解 蛋白质分解 挥发性风味物质 风味特征
发酵酸肉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胆固醇作用 ( EI收录)
2
《食品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丁苗 刘洋 葛平珍 王丹 周才琼  出版年:2014
采用不同培养基筛选发酵酸肉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结果从发酵酸肉中分离出18株降胆固醇乳酸菌,其中菌株SR10降胆固醇能力最强,胆固醇降低率达33.78%,对应降胆固醇的量为68.49g/mL。经对筛选菌株SR10进行形态学观...
关键词:发酵酸肉  降胆固醇乳酸菌 筛选  鉴定  胞内酶  
不同贮藏温度托盘包装冷鲜猪肉的品质变化 ( EI收录)
3
《食品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袁先群 贺稚非 李洪军 李燕利 姚艳玲 蒋丽施 付军杰 全拓  出版年:201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12)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猪肉品质以及温度的关系,以提高冷鲜肉的品质,保障肉品的安全性。采用3个温度梯度,模拟超市温度变化,对冷鲜猪肉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的测定。冷鲜猪肉购入的第1、2、3、4、5、6、7天分别对3个温度...
关键词:冷鲜猪肉 托盘包装 贮藏温度 品质变化  
渝黔地区传统酸肉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研究
4
《食品工业科技》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周才琼 李艳芳 杜木英  出版年:2010
重庆市教委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070203)
目的:对渝黔地区传统酸肉微生物种群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结果:从中分离出乳酸菌、酵母菌、葡萄球菌和微球菌,未发现霉菌。乳酸菌优势菌群主要是片球菌属和乳杆菌属,鉴定12株乳酸菌分别...
关键词:发酵酸肉  微生物区系
安顺普定刺梨与无籽刺梨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比较研究
5
《食品工业科技》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安顺易兴食品有限公司 张丹 韦广鑫 王文 冯飞 曾凡坤  出版年:2016
为了比较安顺普定地区人工种植的刺梨与无籽刺梨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的差异,以当地种植的刺梨"贵农五号"和无籽刺梨"安顺金刺梨"为原料,测定其果实性状、主要营养成分以及香气物质。结果表明:两种果实大小、形状、重量、色泽等有...
关键词:刺梨 无籽刺梨  果实性状 基本成分  香气物质
伊拉兔宰后肌糖原变化及其与兔肉品质的相关性
6
《中国农业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薛山 贺稚非 李洪军  出版年:2014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肉加工与综合利用(CARS-44-D-1);南方地区肉兔育肥与高品质肉生产技术研究(201303144)
【目的】探讨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变化规律及与肉品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伊拉兔经屠宰之后,肌肉内的糖原会在一定时间内酵解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胴体的pH值,并进一步影响肉品的持水力、剪切力、肉色等品质指标。以伊拉兔...
关键词:伊拉兔  肌糖原 兔肉品质  相关性  
竹笋热风薄层干燥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 EI收录)
7
《现代食品科技》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郑炯 张甫生 阚建全 龚平 钟金锋  出版年:2014
国家重大星火计划项目(2011GA811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3C131)
干燥是竹笋加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为了解竹笋在热风薄层干燥条件下的干燥特性,本实验以大叶麻竹笋为试验原料,竹笋片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为试验测试指标,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风速和笋片厚度等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竹笋热...
关键词:竹笋 热风薄层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 模型  
3种不同方法提取牛至挥发精油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 EI收录)
8
《食品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赵海伊 卫飞 周才琼  出版年:20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微波辅助水蒸气法提取牛至挥发精油,并用气质联用分离鉴定,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精油的得率及所得精油中具有抑菌功能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将所得精油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比较3种方法所得精油对于供试菌...
关键词:牛至  水蒸气蒸馏法 同时蒸馏萃取法 微波辅助水蒸气法  挥发性物质
冷却肉的保鲜方法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
9
《肉类研究》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杜小粉 董全  出版年:2009
冷却肉因其新鲜、味美、营养、卫生逐渐成为肉类消费的主要趋势。本文主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冷鲜肉保鲜方法及其安全性,同时阐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冷却肉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眉山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 EI收录)
10
《食品科学》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杨吉霞 张利玲 蒋厚阳 贺稚非  出版年:201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XDJK2009C039;XDJK2015C135;2362014xk11);2013年西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SWU113035)
目的:分析眉山泡菜的基本数据和乳酸菌的菌种构成。方法:从眉山市采集泡菜12份,测定pH值、总酸度、盐度、乳酸菌计数,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种。结果:样品pH值的范围是3.37~3.89,总酸度的范围是0.65~...
关键词:泡菜 乳酸菌 16S  RDNA序列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