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哲学    知识论    生命    奥古斯丁    柏格森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204H指数:7北大核心: 71 CSSCI: 84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义务论伦理
1
《中国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陈嘉明  出版年:20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知识论的系列研究"(批准号14ZDB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元哲学’研究"(批准号10BZX047)阶段性成果
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形成某种现代性为指向的,而不单纯是经济上的增长与技术上的进步。这意味着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且实际上是以某些现代性的观念为引导,或者说是以它们作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构成这些现代性观念的深层,无疑是哲学与伦理的观念...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进程 传统儒家伦理  传统伦理 义务论 现代性观念 现代化过程  现代观念  中学为体  
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
2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余治平 孟祥红  出版年:2003
孝是古今中国社会的重大精神生活现象。孝在孔子那里完全建立在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基础之上,发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董仲舒则以天为基本视角而提出:孝白天地出,孝从五行生。董学第一次把孝纳入一种宇宙论的形上结构,从天的...
关键词:孔子 董仲舒  孝道 孝文化 家文化
文学地理学、地理批评与地理诗学
3
《文化与诗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现代性书写”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米歇尔·柯罗 姜丹丹  出版年:2014
近年来,有大量研究著述(博士论文、研讨会论文与科研论文)涉及在文学创作中的地理特征或者在文本中的空间再现.我要提出如下假设:我们正在参与一种“文学地理学”的涌现,这种现象可以为在法国大学界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史研究提供补充...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 地理诗  文学创作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知识论概观
4
《天津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厦门大学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陈嘉明  出版年:2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知识论的系列研究"(项目号:14ZDB012)的阶段性成果
将儒家的知识论解读为一种道德知识论,并且鉴于儒家哲学的主流地位,进而将传统中国哲学的知识论界定为一种道德的知识论,尤其是"‘力行’的知识论",应当说是可以成立的。与此不同,西方知识论传统的导向是求"真",目的都是为了获取...
关键词:中西知识论  知道如是  知道如何  “力行”知识论  
知识论语境中的理解
5
《中国社会科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陈嘉明  出版年:2022
理解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围绕这一概念形成不同的理解论。近些年,理解作为一种与认识相区别的认知方式,成为英美知识论研究关注的新热点。以意义与意向性(心理因)的关联为核心的理解论,选择从意义概念切入,在实践知识论的视域...
关键词:理解  知识论 意义  理由  解释  
独尊儒术:并不因为董仲舒——纠正一种流传广泛而久远的误解
6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 余治平  出版年:2004
长期以来,董仲舒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扮演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罪魁祸首角色。董仲舒哲学中含有"大一统"的思想内容,但汉武帝实施罢尊政治韬略绝不可能仅起因于一介儒生的建议。从高祖到武帝时代,一批批既酷好儒术、又通达事变并...
关键词:董仲舒  大一统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汉武帝
道、器、形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
7
《现代哲学》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 余治平  出版年:2004
器是物自身,形是人心对器的感知,而道又是对形的抽象提升。形在道、器之间,形的存在与意义常被人们所忽略。器、道、形三者之外还有一个“心”字,最为重要,是构成世界、组建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前提。但它与器是永远有隔的。器是人心的界...
关键词:道  器  形  形而上学
“概念工程”的义旨与困境
8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黄远帆  出版年:2021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9PJC06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19EZX004)。
“概念工程”是当代英美哲学界最新兴起的哲学方法论议题。“概念工程”主张哲学的任务是修正和改良我们的概念,廓清旧敝,创辟新意。这一方法论也被称为“概念伦理”“元语言协商”“精释”“改良进路”等。不同于传统的“概念分析”“概...
关键词:概念工程  概念分析  元哲学 直觉
生命进化与宇宙意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9
《现代哲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邓刚  出版年:2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进展"(项目编号:14ZDB018)子课题"法国生命哲学的新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并非一种"基于生命的哲学"。柏格森区分了生命概念的两种含义,而他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生命主要是生理生命。这样理解的生命,实际上是宇宙的两种运动,物质和意识的互相作用的...
关键词:柏格森 生命 意识  绵延 宇宙论
儒家典籍在欧洲首次译介考辨
10
《历史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高源  出版年:20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海上丝绸之路:儒家经典首次西传中的拉丁文译本研究”(19YJC720012)阶段性成果
中国语言文字及儒家典籍真正西传至欧洲,是由明清时期的来华传教士实现的,如1575年西班牙奥斯丁会地理学家拉达(Martinus de Rada)编著西班牙文《华语韵编》、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Michele Ruggie...
关键词:儒家典籍 罗明坚  耶稣会士 来华传教士 多明我会 中国语言文字 利玛窦  奥斯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