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德育    公民教育    教育    公民    道德教育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3,083H指数:22北大核心: 109 CSSCI: 96 RDFYBKZL: 2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
1
《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研究中心;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 檀传宝  出版年:2019
劳动与实践、活动等概念的一般含义以及在教育情境里的意涵均有明显不同。劳动精神、劳动价值、劳动素养诸概念强调的重点也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劳动教育相近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而对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展开较为明晰的厘定,对劳...
关键词:劳动教育 实践  活动  劳动精神  劳动价值  劳动素养  
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
2
《人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 檀传宝  出版年:2017
劳动教育虽然包括劳动技能的学习、调节紧张学习生活等功能,但其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国标却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 教育的本质  培养  学习生活  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劳动创造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教育观——经典文献的研析
3
《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胡君进 檀传宝  出版年:2018
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教育学原理三个维度对劳动价值观进行过十分重要的理论解释。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政治经济学强调,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剥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观  
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
4
《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檀传宝  出版年:2005
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是人类教育生活历史性进步的一个重要表征。由一般性的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方向观念转移实际上是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道德概念的建立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具有相同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专业道德 经验型教师 教师专业化  教师转变 教育生活 教师职业道德 专业发展  观念  转移  专业型
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
5
《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檀传宝  出版年:2004
惩罚具有教育意义可以从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文化与法规、逻辑与伦理等多方面加以证明。惩罚的教育意义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合理地使用惩罚是教师的专业权利和义务。许多对于惩罚似是而非的否定,往往是因为缺乏对惩罚教育意义的理性分...
关键词:惩罚 惩戒 教育性  
论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转型——公民教育意义的现代化视角分析
6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檀传宝  出版年:2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AEA060005)
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目的性而言,它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目标的确认具有中国社会与教育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
关键词:公民 公民教育 现代化  
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
7
《人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檀传宝  出版年:2007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公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与教育课题,正在逐步重新进入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视野。这是中国社会与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于公民教育的认识并不...
关键词:公民教育 应当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和谐社会建设 命题 中国社会 实践探索  教育课题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8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迟希新  出版年:2005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
关键词:留守儿童 道德成长问题  心理社会因素 分析  
再论“教师德育专业化”
9
《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檀传宝  出版年:2012
教育根本性质保障与德育实效提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充分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教师德育专业化"这一命题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甚至普遍存在"教师专业化"的概念缺损问题"。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类型包括"教师的德...
关键词:教师德育专业化  德育实效 专业品质  政策体系  学术研究 实践模式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10
《江西教育科研》北京师大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迟希新  出版年:2006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
关键词:留守儿童 道德成长问题  心理社会因素 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