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介作用    青少年    大学生    儿童    羞怯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被引量:11,187H指数:45WOS: 87 北大核心: 811 CSSCI: 760 CSCD: 457 RDFYBKZL: 3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7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1
《心理科学进展》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闫国利 熊建萍 臧传丽 余莉莉 崔磊 白学军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29);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10072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ZD-058)的资助
眼跳和注视是阅读过程中的两种基本眼动现象。目前在对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与眼睛何时移动有关的时间维度的眼动指标,具体包括以字或词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如单一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第二次注视时间、凝视...
关键词:阅读  眼动 眼动指标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
2
《心理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张文新  出版年:2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 (项目批准号 :0 1JAXLX0 1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 :DBA0 10 175 );英国渥斯特大学学院的经费资助
利用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对 92 0 5名城乡儿童进行了测查 ,考察初中和小学阶段儿童欺负 /受欺负问题的普遍性及基本特点。结果发现 :中小学生中存在着较严重的欺负问题 ,近 1/ 5被调查的儿童卷入欺负 /受欺负...
关键词:欺负 受欺负 欺负者 受欺负者 态度  欺负类型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3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余鹏 宿淑华 李丽  出版年:2005
目的: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对269名大学生进行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问卷测量。结果:①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负性事件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维度、可控—不...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预测作用  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 负性事件 归因方式 局部  大学生 维度 专业  
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近展—自我决定论
4
《心理科学》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刘海燕 闫荣双 郭德俊  出版年:2003
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 (95 -专 -0 9)
关键词:认知动机理论  基本心理需要理论  有机整合理论  认知评价理论  因果定向理论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修订
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李荣风 徐夫真 纪林芹 张文新  出版年:2013
(国家自然科学):遗传与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攻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30970905);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儿童攻击的发展与母亲教养;家庭功能的关系(S07YC19)
目的探索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在中国小学儿童家庭中的因子结构。方法经双向互译把英文版FAD译成中文并适当修改,对1443名儿童的父母施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5...
关键词:心理测量学 因子结构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
6
《心理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赵景欣 刘霞 张文新  出版年:2013
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1WH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1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设项目资助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同伴  亲子亲合  逆境信念  心理适应
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
7
《心理学报》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 田录梅 陈光辉 王姝琼 刘海娇 张文新  出版年:2012
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22);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80303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父母支持;友谊质量与青少年孤独感;抑郁的关系:发展阶段和性别的调节作用"(J12WH15)支持
以391名初一(青少年早期)和高一(青少年中期)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友谊支持是预测孤独感的更好指标,父母支持是预测抑郁的更好指标;(2)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仅对早期...
关键词:父母支持  友谊支持  孤独感 抑郁 青少年
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
8
《心理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刘霞 赵景欣 申继亮  出版年:2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1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26)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选自北京市的1551名流动儿童进行测查,探讨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即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不同归属需要下内群体认同和群体地位感的中介作用差异。结果表明:...
关键词:歧视知觉 幸福感 内群体认同  群体地位感  归属需要  流动儿童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9
《心理发展与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通大学应用心理系 石雷山 陈英敏 侯秀 高峰强  出版年:201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班级集体效能感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发展轨迹的影响研究."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
关键词:学习投入  学业自我效能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中介效应 初中生
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
10
《心理发展与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赵景欣 刘霞 申继亮  出版年:20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项目号:04JZD0026);山东省“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经费资助
以来自河南省农村的400名双亲外出、单亲外出和非留守青少年为被试,考察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及其与青少年抑郁、孤独的关系。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均表明,青少年所知觉的来自父亲、母亲、同学和老师的支持具有一致性,同一...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 社会支持网络 抑郁 孤独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