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翻译    诗歌    隐喻    语篇    翻译研究    

研究学科:哲学类    

被引量:531H指数:10北大核心: 30 CSSCI: 31 RDFYBKZL: 1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语块与二语口语流利性的相关性研究
1
《外语界》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原萍 郭粉绒  出版年:2010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9JK190);“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XWC10)资助
本研究从语块角度探讨口语流利性,考察语块运用与口语流利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采集了12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一年中两个不同阶段的口语语料,统计分析他们在两次口语产出中的流利性指标、语块运用能力变化以及语块与口语流利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块 口语流利性 流利性指标  相关性  
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
2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党争胜  出版年:2010
翻译作为一种艺术活动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美学对翻译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揭示翻译美学的渊源和发展以及翻译美学与文学翻译的关系,探讨当代翻译美学研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意义及对文学翻译原则的借鉴价...
关键词:翻译美学 文学翻译 审美再现
关联与预设
3
《外语与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0061 魏在江  出版年:2006
本文从关联理论入手,探讨了语用预设的认知心理理据。语用预设涉及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语用预设产生于交际参与者对话语关联性的寻求。语用预设常常涉及到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知识、语用意图。在认知语境中,关联度...
关键词:语用预设 关联理论  认知语境 最佳关联  
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
4
《外国语》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魏在江  出版年:2007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文号:05J007Z);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经费资助
近年来,转喻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现在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转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隐喻还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但是,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在词汇和句法层,很少涉及语篇层。本文以当代认知语...
关键词:概念转喻 语篇 衔接 功能  隐喻
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5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魏在江  出版年:2007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5J007Z)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包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给予充分的关注。具有体验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隐喻的主观性...
关键词:隐喻 主观性 主观化
翻译研究的文体学视角探索
6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英文学院 黄立波  出版年:2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编号:09XYY002)的前期研究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8L009);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08JZ17)的资助
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从文体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框架,即借助语料库软件工具,采用语际对比和语内类比相结合的模式,从语言形式和文学叙事两个视角...
关键词:文体学 翻译研究 翻译文体学  
概念整合、语用推理与转喻认知
7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魏在江  出版年:2007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法隐喻对比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文号:05J007Z);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重点资助项目经费资助
转喻基于邻近联想,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转喻既有开放性,又有多维性、临时性、创造性。转喻与隐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一种体验、经历去映射、构建和...
关键词:转喻认知 概念整合  语用推理
电子语篇中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8
《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200083;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1 魏在江  出版年:2007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电脑技术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一种新的交际形式出现了,这就是“电子语篇(e—discourse)”,这种新的交际形式的特点是在“电脑空间”里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新的交际方式因其快捷迅速、方便经济而迅速...
关键词:电子语篇 语码转换
从中西思维方式看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转换——张培基先生译文评析
9
《山东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710061 魏在江  出版年:2006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汉语篇组织机制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批准文号:05JK082)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翻译中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思...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 翻译 转换  
论创作取向的翻译——以庞德、斯奈德等人英译中国古诗为例
10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欧美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李林波  出版年:2010
本文研究了庞德、斯奈德等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诗的翻译,对其翻译方法、特点、影响等进行分析,并提出这是一种创作取向的翻译。创作取向的翻译以构建或者促进新的文学形态的形成为目标,翻译方法不以归化或异化为限,其本身就是创作的一...
关键词:庞德  斯奈德 创作取向  美国现代诗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