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视唱练耳    音乐表演    半音化    线性思维    考评    

研究学科:

被引量:22H指数:4北大核心: 6 CSSCI: 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呼唤基础知识 提高基本技能——由视唱练耳考评引起的某些思考
1
《人民音乐(评论)》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范建明  出版年:2001
近年来,有两件事情,曾在国内音乐艺术院校引起反响:一是,每年文化部对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毕业生中,准备应聘中央直属艺术院团的人员,设立了一个资格考试制度,主要是专业方面的考试.其中,声乐专业的考生还要加试视唱练耳.考试合格...
关键词:视唱练耳 音乐艺术 声乐 音乐基础知识 院校  基本技能  考评 年文化 中央  情况  
艺术院校作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集创作、表演、鉴赏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2
《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左佳  出版年:2018
本文针对艺术院校作曲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提出集创作、表演、鉴赏于一体的整体教学设计,让学生参与并体会整个艺术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观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与表现,分析影响学生行为与心理产生变化的因素,从而摸索与总结出提...
关键词:视唱练耳 作曲专业 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 音乐鉴赏 音乐会展演  
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及其对视唱音准的基本控制
3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范建明  出版年:2000
关键词:调式音级  动静规则  视唱音准  基本控制  
视唱练耳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以《艺术歌曲的读谱与分析》课程设计为例
4
《音乐创作》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左佳  出版年:2018
本文以《艺术歌曲的读谱与分析》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为切入点,对视唱练耳读谱技能训练与专业实践结合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由此提出集创作、表演与分析"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完整音乐实践的"情境",让每个人...
关键词:读谱 音乐创作  音乐表演 音乐理论 穆索尔斯基 《甲虫》  
戴留斯和声手法研究
5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梁珂  出版年:2015
本文的研究对象——英国作曲家弗里德里克.戴留斯,是一位注重和声色彩的大师,其作品极具可听性,被称作"英国印象派"。印象派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而作为亨利.普塞尔去世二百年之后的"英国音乐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英国民...
关键词:半音化 英国印象派  调性游移  非功能化进行  调性扩张  线性思维
如何配置出具有可听性的视唱伴奏
6
《黄河之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梁珂  出版年:2010
视唱练习所要求的是演唱者在首先保证调性、音高、节奏等均到位的大前提下,将乐曲的情绪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在现今的视唱练耳教学当中,视唱曲目较为繁多,教学资源丰富。如果配以高质量的伴奏,使之与旋律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
关键词:可听性 审美观 正规化 调感  
浅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之《月夜情歌》的和声手法
7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梁珂  出版年:2014
我国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是一位在创作上眼界开阔、体裁上涉猎广泛的大师级人物。这位大师的作品涉及到电影艺术、学术研究、音乐会演奏等各方面;形式涵盖室内乐、钢琴、声乐、交响乐(包括西洋管弦乐和中国国乐)等诸多领域。它们深深...
关键词: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异调配置  调域 巴托克和弦  非三度叠置  纵合性结构  线性思维
文艺复兴时期半音化和声手法解析
8
《黄河之声》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梁珂  出版年:2024
本文选取文艺复兴时期几位代表性作曲家的作品片段,并对该时期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半音化和声手法进行技术分析;同时与近代作品中的半音化和声手法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出前后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前者对后世的影响力乃至在当今音乐创作...
关键词:文艺复兴时期 半音化 三度关系  色彩性和声  调性游移  
献给最敬爱的人--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活动纪实
9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  出版年:2014
2013年9月8日上午,许敬行先生教学6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活动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办,作曲系视唱练耳教研室承办,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纪委书记倪赛力、副院长宋飞出席了本次活动。
关键词:学术研讨会  教学 中国音乐学院  纪实  视唱练耳 党委书记 纪委书记 作曲系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