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英汉    翻译    机器翻译    新闻英语    人工翻译    

研究学科:

被引量:30H指数:3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机器翻译与人工的结合
1
《宜宾学院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林海梅  出版年:2009
机器缺乏人类所独有的处理社会知识的能力,因此其所输出的译文质量远远不如人译。鉴于此,人们可以通过译前编辑与译后编辑介入机器翻译来提高机译译文的质量。如何进行有效的译前和译后编辑,需要编辑遵循并总结一定的经验策略。
关键词:机器翻译 人工翻译 译前编辑  译后编辑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宋志强  出版年:2008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跨文化的传播媒介,其典型的语言特征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修辞及其承载的文化因素方面。译者要从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出发,注重接受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译语表达的简洁和准确性等,翻译才能产生积极的接受效果。
关键词:新闻英语 语言特点 翻译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3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李妙惠  出版年:2007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社会对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愈益迫...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高职荚语  任务教学法
英语性别歧视语的文化分析
4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罗宁萍  出版年:2006
英语中存在大量性别歧视语,体现在英语中的指代模糊及刻板印象,这主要基于社会和文化因素所致。通过非性别歧视语的运用,有效避免语言不平等现象,从而实现社会平等和谐。
关键词:性别歧视语 指代模糊  刻板印象
小议二语习得中的学习策略与外语教学
5
《保山师专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林晶  出版年:2008
学习策略是近年国外应用语言学家广泛研究的课题之一,特别是在成功语言学习者使用策略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从成功者学习策略的分类,使用策略的特点、影响因素、策略培训等方面评析这一领域已取得的成果。为适应我国外语教育的...
关键词:调控  语言学习 学习策略  策略培训  
文化冲突与跨文化语用失误
6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刘锦芳  出版年:2005
在跨文化交际中,面临异族文化或生活方式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困惑不安的感觉,这就是文化冲突。由文化冲突所引发的行为往往被本族语者视为没有修养的表现,或者被当成对人格的有意冒犯和侮辱,从而引起误解甚至仇恨,最终导致交际失败。语言...
关键词:文化冲突 跨文化 语用失误
综合素质与语言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研究
7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宋志强  出版年:2007
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文章以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质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为依据,结合目前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及改革的现状,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关键词:综合素质  语言能力 教学改革 育人功能
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分析英汉广告的翻译
8
《时代人物》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韦艳赠 郑和明  出版年:2007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Skopostheory)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即翻译的目的性原则。广告翻译应遵循这一原则,从译文语体、读者反应、译语文化层...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 目的性原则 广告语言 翻译策略
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
9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05刘锦芳  出版年:2005
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地打上不同民族文化的印记。在进行英汉广告的翻译时,我们既要注意到两者之间语言上的差异,又要注意到两者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广告效果。本文拟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念传统...
关键词:中西文化 广告翻译 差异  
从修辞互动的视角看隐喻理解
10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宋志强  出版年:2007
隐喻理解过程是修辞表达与修辞接受双向的修辞互动过程。隐喻理解首先是对隐喻的辨认,然后是对对隐喻意义进行推断。隐喻的辨认有时候依靠一些比较明确的信号,有时则依靠话语中语义与语境的冲突及其性质。在理解隐喻的过程中,隐喻的表达...
关键词:隐喻理解 辨认  推断  修辞互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