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小麦    土壤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秸秆还田方式    麦田    

研究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社会学类    矿业类    

被引量:122H指数:6WOS: 2 EI: 1 北大核心: 9 CSSCI: 1 CSCD: 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煤矿沉陷区沉陷裂缝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1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许传阳 马守臣 张合兵 王锐 关中美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项目(U126120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180012)资助
为了研究煤矿沉陷区沉陷裂缝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沉陷裂缝周围土壤水氮含量、微生物学特性和作物生理、产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陷裂缝导致了土壤水、氮的流失。距沉陷裂缝越近,土壤含水量和...
关键词:煤矿沉陷区  沉陷裂缝 土壤特性 作物生长 土壤微生物活性 光合作用
不同亏缺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
《灌溉排水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马守臣 张伟强 段爱旺  出版年:201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FIRI201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53)
【目的】优选适宜的小麦节水灌溉模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生育期内灌越冬水、拔节水和开花水为对照(CK),设置了3种不同的亏缺灌溉模式:浇拔节水和开花水(T1)、拔节水+开花水隔畦交替灌溉(T2)、返青水+孕穗水+...
关键词:冬小麦 灌溉模式 亏缺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干旱区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和植物群落的影响 ( EI收录)
3
《环境科学研究》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王锐 马守臣 张合兵 许传阳 郭增长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41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20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180012)
为了研究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和植物群落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腹地的神府-东胜矿区上湾煤矿开采沉陷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分析裂缝两侧土壤和植物特征,结果表明:裂缝导致其两侧0-120cm范围内土壤水...
关键词:干旱区 高强度开采  地表裂缝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植物群落
秸秆还田方式对麦田土壤碳、氮、水动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4
《麦类作物学报》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邵云 马守田 李学梅 马守臣 冯荣成 陈惠婷 王文斐 郝真真  出版年:201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5;2012BAD14B08);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支持课题(11127)
为了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效果,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J)、过腹即牛粪还田(F)和发酵后沼液还田(Z)后麦田土壤碳、氮、水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0~60cm土层土...
关键词:小麦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产量  
不同耕作措施对麦田土壤碳储量和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5
《华北农学报》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李春喜 陈惠婷 马守臣 张令令 王敬婼 邵云  出版年:2016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8;2013BAD07B07-2);“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0)
为了探索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深耕(T1)、深耕+秸秆还田(T2)、浅耕(T3)、浅耕+秸秆还田(T4)4种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麦田碳储量、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以...
关键词:深耕  秸秆还田 麦田土壤碳储量  水氮利用  
煤矿废弃地复垦耕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6
《浙江农业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丁翠 马守臣 李明秋 孙瑞 宋香平 段佩玲  出版年:2017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6210211016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8IRTSTHN008);河南理工大学创新型科研团队(B2017-16)
为了评价煤矿区复垦后耕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在对赵固煤矿未沉陷区、稳定沉陷区以及不稳定沉陷区复垦耕地的土壤及作物指标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基于三角形面积法,将测定的13项指标划分并转换为土壤理化性质指数、土壤微生物特性指数及作物...
关键词:几何方法  煤矿区 复垦 可持续性
有机物料替代部分氮肥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7
《河南农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马守田 冯荣成 张黛静 陈惠婷 马守臣 邵云  出版年:201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5;2012BAD14B08;2013BAD07B07-2);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1127)
通过田间试验,以单施纯氮270 kg/hm2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有机物料替代部分氮肥处理(秸秆还田+纯氮减量10%(J)、秸秆还田+猪粪45 m3/hm2+纯氮减量15%(JF)、秸秆还田+沼液60 m3/hm2...
关键词:小麦 有机物料 氮肥 光合特性 产量  
不同耕作措施对采煤沉陷区坡耕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马守臣 张合兵 马守田 李春喜 邵云  出版年:2014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8);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221023103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206)
针对采煤沉陷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问题,通过田间试验,以平作为对照(CK),研究平作+残茬覆盖(T1)、横坡垄作(T2)和横坡垄作+残茬覆盖(T3)对坡耕地夏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苗期到拔节期,残茬覆...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 坡耕地 横坡垄作  残茬覆盖 夏玉米  
重金属污染土壤-作物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及在煤矿区农田污染中应用
9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合兵 马守臣 王锐 马守田 王新闯 邵云  出版年:2015
科技部公益性行业(国土)科研专项课题(201411022-2)
为科学评价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本研究在分别进行土壤和作物污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同时反映农田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土壤-作物系统协同评价模型,并对焦作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科学...
关键词:土壤 -  作物系统 重金属污染 协同评价  冬小麦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1
10
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 2019谢放放 马守臣 张合兵 聂小军 焦俊党  出版年:2019
为了探究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赵固矿沉陷区耕地的土壤水分、全氮量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作物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沉陷影响了土壤水、氮的空间分布,土壤含...
关键词:开采沉陷 土壤特性 土壤微生物特性 小麦 生理和形态特征  产量性状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