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耕作措施对麦田土壤碳储量和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Methods on Carbon Storage of Soil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and Nitrogen in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春喜[1] 陈惠婷[1] 马守臣[2] 张令令[1] 王敬婼[1] 邵云[1]

LI Chunxi CHEN Huiting MA Shouchen ZHANG Lingling WANG Jingruo SHAO Yun(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China School of Surveying and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Fiel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 Research Base,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Jiaozuo 454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焦作454000

出  处:《华北农学报》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8;2013BAD07B07-2);“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0)

年  份:2016

卷  号:31

期  号:4

起止页码:220-2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索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水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深耕(T1)、深耕+秸秆还田(T2)、浅耕(T3)、浅耕+秸秆还田(T4)4种不同耕作方式处理,对麦田碳储量、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以及作物水氮利用效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在不同时期对土壤碳储量有一定的影响,与播前土壤有机碳储量相比,0~20 cm土层各处理在越冬期有较高的有机碳储量,20~40 cm土层则于拔节期有机碳储量达到最大值,40~60 cm土层除T1处理,其他处理皆为拔节期最大。综合来看,在整个生育期有机碳储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处理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深耕处理提高了小麦生育前期的土壤含水量,T2处理的作物耗水量比T4处理高4.2%;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T2的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比浅耕加秸秆还田高24.9%,27.6%。除开花期,T1处理的植株含氮量高于浅耕处理,T2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氮素积累量,较不还田处理提高了44%;T1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比浅耕处理高57.2%。秸秆还田处理在生育前期抑制了小麦的生长,但后期促进了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秸秆还田有利于穗粒数的提高,从而提高产量,T2处理较T3处理产量提高了22.1%,较T1处理增产6.7%;T1处理较T3处理增产14.4%。因此,秸秆还田和深耕有助于提高土壤碳储量,提高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关 键 词:深耕  秸秆还田 麦田土壤碳储量  水氮利用  

分 类 号:S15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