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会议论文详细信息

开采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1       

文献类型:会议

作  者:谢放放 马守臣 张合兵 聂小军 焦俊党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焦作454000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河南郑州,450011

会议文献: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191012

会议地点:河南焦作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出版日期:20191012

语  种:中文

摘  要:为了探究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及其作物响应,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对赵固矿沉陷区耕地的土壤水分、全氮量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以及作物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沉陷影响了土壤水、氮的空间分布,土壤含水量和全氮量均从上坡到下坡随着沉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也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在拔节期,下坡土壤呼吸速率、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低于上坡和中坡,上坡与中坡差异不明显;在花期,不同沉陷部位土壤呼吸速率与蔗糖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而脲酶活性变化规律与拔节期时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开采沉陷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也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尤其对下坡小麦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大。在拔节期,上坡和中坡小麦根系活力、叶面积和株高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大于下坡小麦。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在花期,上坡和中坡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无显著差异,均显著大于下坡小麦。不同沉陷部位的小麦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和叶面积均呈现出中坡>上坡>下坡的规律。到成熟期小麦产量表现为中坡>上坡>下坡。总之,开采沉陷影响耕地土壤水肥空间分布,进而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以及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尤其对下坡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上坡次之,中坡最小。

关 键 词:开采沉陷 土壤特性 土壤微生物特性 小麦 生理和形态特征  产量性状

分 类 号:X45] S51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