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亏缺灌溉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Deficit Irrigation Modes on Grain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守臣[1,2] 张伟强[1] 段爱旺[1]

MA Shouchen;ZHANG Weiqiang;DUAN Aiwang(Farmland Irrig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 for CropWater Requirement and Regulation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Xinxiang 453002,China;Fiel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Base of Land Use,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3 [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河南焦作454000

出  处:《灌溉排水学报》

基  金: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FIRI201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53)

年  份:2019

卷  号:38

期  号:8

起止页码:9-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_E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优选适宜的小麦节水灌溉模式。【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生育期内灌越冬水、拔节水和开花水为对照(CK),设置了3种不同的亏缺灌溉模式:浇拔节水和开花水(T1)、拔节水+开花水隔畦交替灌溉(T2)、返青水+孕穗水+开花水隔畦交替灌溉(T3)。在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了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棵间蒸发量、干物质量,并测定了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T1处理小麦的光合速率与CK无显著差异,但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在T2、T3处理中,干区、湿区的光合速率与CK也无显著差异,但干区小麦的蒸腾速率显著低于CK和湿区。各处理棵间蒸发量均显著低于CK。T2、T3处理中干区小麦的棵间蒸发量均显著低于湿区。T1处理提高了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但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减少。T2、T3处理湿区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CK,但花前干物质转移量显著低于CK。T2、T3处理干区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均显著低于湿区,但花前干物质转移均高于湿区小麦。T1、T2和T3处理对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均显著减少灌溉水量和作物的耗水量。【结论】3种时空亏缺灌溉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关 键 词:冬小麦 灌溉模式 亏缺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275.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