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电影    电影研究    通识教育    改编    影视课程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轻工类    建筑类    

被引量:313H指数:9北大核心: 50 CSSCI: 49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视觉隐喻与世界的图像化--论当代视觉文化的思想根源
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高燕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研究”(09YJC720009)
不了解视觉隐喻,就不能更好地研究视觉文化。视觉隐喻是诸种感官隐喻里最重要、使用最多的隐喻形式,它在西方思想中的核心地位通过"视觉中心主义"(ocularcentric)传统确立。随着后现代思想对感性和身体的重新发现,视觉...
关键词:视觉隐喻 视觉文化 视觉中心主义  图像化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与反思
2
《黑河学刊》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龚金平  出版年:201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B09003);复旦大学"金苗"项目(08JM036)的成果之一;主持人为龚金平
当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在种类繁多的通识课程背后还存在着理念上的保守狭隘,效果上的苍白空洞,教学形式上的单调乏味等不足。这需要各个高校真正将通识教育视为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理想,一种教育境...
关键词:中国高校 通识教育 实施现状  反思  
悲情 疏离 反叛——韩国影视的民族性及其美学呈现
3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张振华 秦玉兰  出版年:2003
近年来韩国影视在亚洲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风潮,并逐渐向西方社会辐射。除了汲取好莱坞电影的优秀养料之外,韩国影视表现出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对传统的保留和对民族性的尊重。韩国影视中的民族性,"恨"是其中心,是积压在整个民族...
关键词:韩国  影视作品  民族性 伤感美学  恨  悲情 疏离 反叛 现代性  影视文化
“电影本性”的沉浮——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研究
4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龚金平  出版年:2008
话剧和电影都是视听艺术,两者具有最近的亲缘性,但在将话剧改编成电影时,这种亲缘性反而成了一种制约。本文正是以新中国至今话剧的电影改编为例,从"戏剧式结构的转换"、"场景的设置"、"两种视听的艺术"三个方面考察电影与话剧的...
关键词:新中国至今  话剧的电影改编  电影本性  
论海德格尔对视觉中心主义的消解
5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高燕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9YJC720009)
视觉中心主义对本质的追求和对主客二分的坚守为西方思想的形而上学传统提供了前提预设和思维指向。柏拉图划分肉体之眼和心灵之眼,最早为形而上学确立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从笛卡尔到胡塞尔的西方哲学在探讨意识时都以视觉中心主义为参照模...
关键词:海德格尔  视觉中心主义  呈现  柏拉图 胡塞尔 德里达
从张艺谋电影看我国“第五代”导演文化观念的转换
6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张振华  出版年:1997
本文是作者在主编《第五代导演丛书》后,对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文化观念转换特征与原因的一些思考,主要通过张艺谋电影创作“通变”、“象征”、“求俗’等美学风格,联系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勃兴与文化经验的裂变展开论述。
关键词:张艺谋电影 第五代导演 文化观念 《红高粱》 大众文化  《黄土地》 中国电影  陈凯歌  文化经验 观念转换  
新时期的中国体育故事片
7
《当代电影》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龚金平  出版年:2008
我国“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定义“体育片”的:“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故事片。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往往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紧密相联系,具有较多的紧张、精彩的体育竞赛场面。为适应内容的需要,在导演和摄影艺术上往往更...
关键词:故事片 中国体育 体育竞赛活动 业余运动员 专业运动员 社会生活  体育活动  电影艺术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
8
《理论界》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龚金平  出版年:2011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B09003);复旦大学"金苗"项目(08JM036)成果之一;主持人:龚金平
针对当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要么异化为"应试教育",要么满足于在各种文艺比赛中获奖的现状,我们需要正本清源,真正理解"美育"的性质和目的,从一种非功利的立场来认识艺术教育的作用,并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调整思路,转变观念,着眼于...
关键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  通识教育 人格教育 生命教育
喜剧思维的偏离与喜剧精神的匮乏——关于国产喜剧电影的再思考
9
《电影新作》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龚金平  出版年:2013
在喜剧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喜剧"的本质源泉,挖掘人和事物身上的矛盾性与局限性,并在喜剧情境中融进一定的喜剧精神,在嬉笑怒骂的姿态中,使"笑"具有社会意蕴和审美意蕴,从而使喜剧电影不仅能博观众一笑,更能对...
关键词:国产喜剧电影  喜剧思维  狂欢式理论  喜剧精神
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论本雅明和鲍德里亚对视觉图像的沉思
10
《江西社会科学》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高燕  出版年:2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青年项目"当代视觉文化中的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C720009);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课题"中韩当代城市电影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90102)的阶段性成果
伴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对图像和视觉的审理成为20世纪以来反思现代性和建构自身的一个重要基点。本雅明从社会变迁与感知方式的关系入手考察图像时代的特征,他指出: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最根本区别就是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的差异。鲍德...
关键词:本雅明 鲍德里亚 视觉图像 现代性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