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教学    思维    创新教学    程序设计    计算思维    

研究学科:哲学类    交通运输类    社会学类    电气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55H指数:4北大核心: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在构建概念图中形成生命观念的策略——以高中生物细胞专题复习为例
1
《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刘霞  出版年:2018
在高中生物"细胞"专题复习课中,通过构建"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的信息交流"等概念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章节之间概念的层级关系和逻辑结构,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生命物质观、能量观、稳态观。
关键词:生命观念  概念图 细胞 复习课
基于科学素养培育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以初中数学综合课程“弹簧中的数学”为例
2
《教育科学论坛》成都高新中学天府一街分校;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杨雪梅 谢娜  出版年:2024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及倡导全科育人的当下,基于科学素养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势在必行。“弹簧中的数学”一课,从研究弹簧测力计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入手,将物理因素与数学元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科学观念、提出...
关键词:数学课程 科学素养  学科融合 教学实践
把手机关进“笼子”里——“五项管理”背景下学生手机科学人文管理探索
3
《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谢江林  出版年:2021
手机管理是国家教育部"五项管理"内容之一。学校是育人场所,实施科学化、人文化、育人化的手机管理,既能有力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又能让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既能让教师放下包袱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又能消除家长苦于孩子沉溺手机无法...
关键词:原则解读  使用现状  科学性与人文性  效果检验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
《数理化解题研究》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罗德龙  出版年:2022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新时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教育制度的改革发展下,教育部对于高中学生以及老师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填鸭式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于现如今的教学环境.因此,高中课堂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应用 高中化学
现代课堂教学探究
5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十八中外语教研组 赵林轩  出版年:2000
现代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
关键词:现代课堂 教学模式 教育思想 教育技术
劳动教育融入学科课程探索
6
《中国德育》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党委 谢江林  出版年:2021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关键词:热爱劳动 学生动手实践  教育指导纲要 劳动价值观 大中小学  课程探索 教育融入 《纲要》
“双减”背景下基于深度合作的家校共育路径探寻
7
《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谢江林  出版年:2022
“双减”政策与《家庭教育促进法》互相呼应,在此背景下基于深度合作的家校共育成为必然选择。探究学校典型工作与家庭教育畅通联系、深度合作的路径,可进一步拓展新时代育人内涵与外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双减”背景  深度合作  家校共育
走好语文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兴趣的培养、激发和维持
8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十八中语文教研组 邹荣  出版年:2000
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龙头产业”,对提高学生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耐人深究的新课题,涉及面之大之多远非一人一力、一朝一夕所能够解决,本文仅就...
关键词: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 兴趣  培养  激发  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学习  大方  维持  作用  
文言文学习与现代文写作
9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十八中语文教研组 曾玉如  出版年:2000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语文教学往往注重文言字词的落实和翻译以应付考试,忽略了文言文学习与现代文写作的结合,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关键词:现代文 文言文教学 写作 中学语文教学  学习  字词 考试  重文 翻译  忽略  
针对思维特点融优秀传统文化于文化育人潮流
10
《教育科学论坛》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谢江林  出版年:2021
优秀传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主流文化之外青少年亚文化悄然兴起,青少年的思维颠覆性和批判性逐渐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藩篱。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展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校应注重正面性宣传、针对性引导、丰富性发...
关键词:思维特点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潮流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