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武陵大学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鸭传染性浆膜炎    火鸡    红色素    杜仲叶    栽培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自动化类    机械类    

被引量:706H指数:15WOS: 4 EI: 5 北大核心: 32 CSSCI: 8 CSCD: 2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超声波提取杜仲叶的工艺研究 ( EI收录)
1
《林产化学与工业》武陵大学林产化工重点实验室 孙波 彭密军 杨晓燕  出版年:1999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杜仲叶 ,具有防止提取物在长时间高温下氧化褐变 ,并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 ,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 13~ 2 6kHz ,低频超声处理45min ,温度 5 0℃左右。另外 。
关键词:杜仲叶 超声波提取 有效成分  植物药
10种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2
《中国兽医科技》武陵大学 罗庆华 卢成英 李立君 梁冉  出版年:2002
关键词:中草药 体外抑菌试验 药敏试验
天然食用色素的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
3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武陵大学生物资源系 陈斌 谷伏安 于华忠  出版年:1998
本文对天然食用色素的发展历史、生产现状与研究进展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天然食用色素 发展历史  生产现状  研究进展  
微生物与肉类食品的腐败
4
《肉类研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武陵大学生物资源系 孙承锋 戴瑞彤 曲富春 陈斌  出版年:2001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
关键词:腐败菌 货架期 肉制品 微生物 致腐能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研究
5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武陵大学湖南省林产化工工程重点实验室 孙波 彭密军 于华忠 杨晓燕 符星辉 卜晓英  出版年:1999
目前,测定绿原酸含量的方法很多,常采用毛细管电泳法、HPLC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纸层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1,2,3,4]。但样品处理均采用索氏回流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洗脱等步骤,时间长、效率低。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关键词:杜仲  绿原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6
《林业科技》武陵大学湖南省林产化工重点实验室 彭密军  出版年:1999
湖南省科委资助
本文就从杜仲叶中提取分离绿原酸进行了讨论, 提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证明, 该方法简便、易行, 且测定的数据稳定。
关键词:绿原酸 提取  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获取小麦冠层信息的研究
7
《中国农业科学》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武陵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杨敏华 赵春江 赵永超 刘良云 王纪华  出版年:2002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北京精准农业示范工程"资助项目 (A0 0 3 0 0 10 0 5 84)
在对航空平台OMIS成像光谱数据进行几何、辐射校正和反射光谱重建的基础上 ,根据大量田间同步采样数据建立的基于成像光谱特征参数的小麦冠层叶片叶绿素、水分、全氮、可溶性糖等生化参量反演模型 ,实现了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对田间...
关键词:航空成像 光谱数据获取  小麦 冠层信息  
灰白毛莓红色素的开发研究
8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武陵大学生物资源研究中心 陈斌 于华忠 谷伏安  出版年:1997
灰白毛莓(RubustephrodesHance)系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攀援灌木。其成熟浆果中富含花青苷类红色素,总花青苷含量高达535.5mg/100g,颜色随pH值的改变而变化,低pH值时呈鲜艳的红色而且十分稳定...
关键词:灰白毛莓  红色素 蔷薇科
鸭传染性浆膜炎实验性感染方法的研究
9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武陵大学 邓治邦 朱深海 杨丽君 王浓章 何云  出版年:2000
采用气管、腹腔、嗉囊及脚蹼四种方式注射鸭疫巴氏杆菌实验性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 ,以确立最佳感染途径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理想的感染菌量 ,结果表明 :以 0 .15~ 0 .2 0ml(3× 10 8cfu/ml)肉汤培养...
关键词:鸭传染性浆膜炎 实验性感染  感染方法  
肉类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10
《保鲜与加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武陵大学生物资源系 孙承锋 陈斌 戴瑞彤 曲富春  出版年:2001
针对肉类食品因营养丰富,微生物大量增殖而导致腐败变质的特点,综述了肉类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其在具体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肉制品 保鲜 货架期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