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茶黄素    儿茶素    绿茶    酸性氧化    香气    

研究学科:轻工类    生物科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951H指数:17EI: 8 北大核心: 55 CSCD: 4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1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福建省福鼎市茶业管理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王力 蔡良绥 林智 钟秋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出版年:201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26);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7C12G30200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
关键词: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2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 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余书平 韦坤坤 陈建新 汪芳 吴荣梅  出版年:2009
农业部“948”引进项目(2006-G16(2));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C12011);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项目(Sn200615)内容之一。
以一芽一叶茶鲜叶为原料,进行连续摊放(水分78%~61%)处理,取不同含水率摊放叶,分别进行液氮速冻和冷冻干燥,测定茶多酚、儿茶素各组分、氨基酸及各游离组分、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等含量,研究茶鲜叶摊放过程...
关键词:名优绿茶 摊放 生化成分 动态变化  
板栗香型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研究
3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叶国注 江用文 尹军峰 袁海波 张瑞莲 王志岚 沈丹玉 汪芳 陈建新  出版年:200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30642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3-35-15);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8C12038)
将具有栗香香型的峨眉毛峰进行不同的温度、时间处理,使其香型强度、类型发生变化,然后根据各处理所得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将茶样分为栗香型和非栗香型两类,应用Duncan多重比较对两类茶样的香气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后,由主成分分析...
关键词:板栗香  特征性香气成分  方差分析 主成分分析 香型
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 EI收录)
4
《食品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力 林智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出版年:2010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7C12G3020014);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助项目(nycytx-26)
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因子主要有茶树品种、自然环境与栽培条件、加工工艺和外源诱导等。本文综述了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利用外源诱导方式调控茶叶香气的前景。
关键词:茶叶 香气 影响因子  外源诱导  
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5
《茶叶科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秋霜 陈栋 许勇泉 尹军峰  出版年:2012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CARS-23
为了研究广东地方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主要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准确地鉴定了红茶样品中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了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和...
关键词:广东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6
《茶叶科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秋霜 吴华玲 陈栋 许勇泉 尹军峰 黄国资  出版年:2012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3);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20309001);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1GA780012)
为了探索英德红茶有别于其他红茶香气的物质基础和主要的芳香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以云南滇红、印度阿萨姆红茶和斯里兰卡乌瓦红茶为对照,对产自广东省的英红9号、英红1号红茶和群体红茶3个代表性产品的主要香气...
关键词:英德红茶: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分析
茶叶功能成分与新型食品开发
7
《湖南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市茶叶研究所 张建勇 江和源 崔宏春 江用文 王斌 黄永东  出版年:2011
教育部和农业部留学基金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0032010033);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0K1005)
茶叶功能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茶色素、茶皂素、咖啡碱等主要功能成分,以及茶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芳香物质、γ-氨基丁酸、酶类、脂肪等次要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茶叶功能成分...
关键词:茶叶 功能成分  新型食品 开发  
绿茶香气HS-SPME提取方法研究
8
《中国茶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及饮料作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叶国注 江用文 尹军峰 袁海波 王志岚  出版年:2009
根据绿茶香气的感官审评方式及相关参数,设置4种HS-SPME提取方法,并对各种提取方法的萃取效果、重复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0g茶、100mL沸蒸馏水冲泡后,萃取茶汤上空的香气成分,可在50℃的温和环境条件下,...
关键词:香气 HS-SPME 提取  
六堡茶的理化分析研究
9
《中国农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陈小强 叶阳 成浩 唐东东 苏丽慧  出版年:2008
国家农业行业专项(NYHYZX07-021)
研究六堡茶散茶和砖茶(2006年产)的主要功能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光谱学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及色差分析等方法,分析六堡茶的理化特性,六堡茶散茶和砖茶的主要化学功能成分分析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9.81...
关键词:六堡茶 功能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不同品种鲜叶生化成分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
10
《安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深宝华城茶叶研发中心 沈丹玉 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陈素芹  出版年:2009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名优绿茶高效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nyhyzx07-021)
[目的]明确茶树品种间鲜叶生化成分的差异及对红茶发酵效果的影响。[方法]以42个茶树品种鲜叶为材料,通过鲜叶发酵性能测定,进行鲜叶生化成分与红茶发酵效果的相关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样品遗传距离远近关系,将供试茶树品种...
关键词:茶树品种 生化成分 发酵效果 聚类分析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