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Analysis of Aroma Compounds in White Tea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C-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力[1,2] 蔡良绥[3] 林智[1] 钟秋生[4] 吕海鹏[1] 谭俊峰[1] 郭丽[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08 [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9 [3]福建省福鼎市茶业管理局,福建福鼎355200 [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

出  处:《茶叶科学》

基  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26);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7C12G3020014)

年  份:2010

卷  号:30

期  号:2

起止页码:115-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08、CAB、CAS、CSCD、CSCD_E2011_2012、FSTA、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关 键 词: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分 类 号:TS27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