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茶树    茶叶    茶园    绿茶    红茶    

研究学科:轻工类    经济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0,527H指数:60WOS: 194 EI: 182 北大核心: 1,277 CSSCI: 19 CSCD: 1,309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4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茶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因子及系列茶树专用肥的研制
1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韩文炎 阮建云 林智 吴洵 许允文 石元值 马立峰  出版年:2002
国家科技攻关(960040305);农业部重点科技项目(85-农01-03-01)的内容之一
系统研究了以浙江为主的茶园土壤养分资源现状,明确了茶园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低且不平衡、有机质贫缺和酸化日趋严重等主要营养障碍因子,提出了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2项营养诊断指标,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
关键词:茶园土壤 营养障碍因子  茶树专用肥 茶树 土壤障碍因子 营养诊断指标
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其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2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罗龙新 吴小崇 邓余良 傅尚文  出版年:1998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
关键词:云南普洱茶 渥堆  生化成分 品质形成  茶  
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
3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伊藤園中央研究所;静岡大学农学部农芸化学科 王华夫 竹尾忠一 中央研究所 伊奈和夫 李名君  出版年:1993
通过对祁红当家品种——槠叶群体种及其适制绿茶的亲缘种——安徽7号(对照)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香气形成的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在祁红检出的110多种香气成分中,己醛,1-戊烯-3-醇、反-2-己烯醛、顺-3-己烯醇、芳樟醇...
关键词:祁门红茶 香气
我国茶园施肥现状与减施潜力分析
4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倪康 廖万有 伊晓云 牛司耘 马立锋 石元值 张群峰 刘美雅 阮建云  出版年:2019
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9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协同创新任务(CAAS-XTCX2016015)资助
【目的】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合理施肥是保证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受茶树品种、采摘模式、栽培水平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茶园间施肥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厘清我国茶园施肥现状,分析不同茶区施肥水平的差异,寻求差异化的减肥...
关键词:茶园 施肥现状 复合肥 有机肥 减施潜力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
5
《茶叶科学》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陈亮 虞富莲 童启庆  出版年:2000
浙江省 1 5 1人才工程基金项目
本文简要介绍了茶组植物形态学、细胞学和化学分类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主要分类系统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作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 ,根据对茶树种质资源的多年系统研究和对原产地茶树特征和特性的全面考察 ,以子房室数、花柱分裂数和子房...
关键词:茶组 系统分类  演化  植物分类
苏、浙、皖茶区茶园土壤pH状况及近十年来的变化
6
《土壤通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马立锋 石元值 阮建云  出版年:2000
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浙江省"151人才基金"资助项目
:对 1 998年与 1 990~ 1 991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茶园土壤 pH作了比较 ,发现三省茶园土壤pH <4的机率由 1 990~ 1 991年的 1 3.7%上升到 1 998年的 43.9% (通常认为茶...
关键词:茶园土壤 PH 土壤酸化
茶汤组分与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
7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郭炳莹 程启坤  出版年:1991
用直接观察法、酒石酸亚铁法和铬黑 T 祛对绿茶茶汤组分与23种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22种金属离子可与茶汤组分发生络合或还原络合反应,其中有10种金属离子参与了茶多酚的络合。钙离子可与茶汤组分生成低溶...
关键词:茶多酚  金属离子 钙离子 络合反应 络合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8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福建省福鼎市茶业管理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王力 蔡良绥 林智 钟秋生 吕海鹏 谭俊峰 郭丽  出版年:201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ycytx-26);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7C12G30200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
关键词: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9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出版年:2004
"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1BA5 11B0 9 0 4;2 0 0 1BA5 0 2B0 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 (2 0 0 3DKA3N0 13 0 8)部分内容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近 2 0年中国茶树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编目、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遗传稳定性等研究的主要成就与进展。着重提出近期继续征...
关键词:茶树 树种  种质资源研究 鉴定评价  种质创新 核心种质 分子标记  生物技术研究 新基因 遗传稳定性  
茶树育种品质早期化学鉴定——Ⅱ.鲜叶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绿茶品质的关系
10
《茶叶科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杨亚军  出版年:1991
"七五"农01-04课题
用直线和曲线模型,模拟分析了60个品种(系)鲜叶中的主要生化组分与绿茶感官。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浸出物(We)、儿茶素(TC)和咖啡碱(Cf)与绿茶品质(GQ)的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模型(GQ=32.48+3.043We...
关键词:茶树 育种 品质早期化学鉴定  鲜叶 生化组分 绿茶品质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