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    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6,377H指数:34北大核心: 414 CSSCI: 362 CSCD: 26 RDFYBKZL: 8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6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
1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浙江大学教育系 杨宏飞  出版年:200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年度课题 (N95I1 1 )
关键词:中学生 小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
2
《心理科学》浙江大学教育系 边玉芳  出版年:2004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性质、确立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结构和量表的编制原则 ;再经过对教师、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 ,国外三个典型量表的使用 ,编制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初稿。经过对五稿量...
关键词:学习自我效能感 量表 编制原则  学习行为  学习成绩  编制方法  
产学研合作的历史考察及本质探讨
3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刘力  出版年:2002
产学研合作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的传统理念和使命提出了重大挑战。简要的历史考察表明 ,从只注重保存和传授高深知识的牛曼式大学到强调发展和应用知识为社会服务的特曼式大学的演进 ,标志着高等教育走出象牙塔 ,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历史考察 本质探讨  
培养关键能力:世界职业教育的新热点
4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吴雪萍  出版年:2000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世界范围内重视培养关键能力的原因 ,探讨了各国为培养关键能力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 关键能力  应变能力  福特主义 后福特主义
论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5
《教育与职业》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 杨明  出版年:2007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当前国际职业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有必要深化教育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策略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杨宏飞 张小燕  出版年:200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用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 (MPS)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 5 0 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在总体上呈负相关 (r ...
关键词:大学生 完美主义 心理健康 精神卫生 心理问题
英国教师评价制度的新进展——兼PRP体系计划述评
7
《比较教育研究》浙江大学教育系 王小飞  出版年:2002
为了改变教师评价不力的现状,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英国工党政府制定了新的评价体系计划,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将效绩与薪金联系(PRP)起来,并声称教师评价的PRP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按照量化指标决定教师的薪水;一个是...
关键词:英国  教师评价制度 PRP体系  发展  奖惩 效绩 发展趋向  
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8
《职业技术教育》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杨明  出版年:2007
国际职业教育界提出了5种基本的职业能力观,分别强调个人的特性、工作需求、实际应用知识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人们普遍关注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学会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为了更好...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策略  职业能力观 课程 教学
中英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比较研究
9
《比较教育研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 吴雪萍  出版年:2003
受不同知识观、能力观的影响 ,中英两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两国的课程模式各有利弊 ,目前正朝着互相取长补短。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模式 中国  英国  比较教育
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浙江大学教育学系 林芝 翁艳燕  出版年:2004
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曙光"研究项目资助 (2 0 4 0 0 - 5841 1 2 )
关键词:民工子弟学校  初中生 心理健康 调查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