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苏州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权力话语    康拉德    辩证理性    

研究学科:哲学类    社会学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30H指数:6WOS: 1 北大核心: 20 CSSCI: 19 RDFYBKZL: 6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世界文学史新建构”与中国文学经典
1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方汉文  出版年:201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12YJA751011)的成果之一
摘要:近年美国的“世界文学史新建构”潮流中,世界文学经典的选编出现新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文学经典较多的进入美国重要文选《朗曼世界文学选本》等。文选编者克服西方文学中心观念,以跨越文明文化的方法论,再现世界多元...
关键词:世界文学经典  中国文学文本  《朗曼世界文学文选》  多元文明体系  
翻译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话语
2
《中国翻译》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朱安博  出版年:2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课题"中外比较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阶段与类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号:01EZW001
在米歇尔·福柯权力话语影响之下,翻译已经不再是单纯语言转换的游戏,而已经开始强调翻译文本的权力与政治功能。由于后殖民理论渗入到翻译研究之中,为具有强烈的权力意识的新历史主义的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话语空间。在新历史主义的影...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翻译研究 后殖民理论 权力话语
颠覆与抑制:《李尔王》中的权力话语
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马广利  出版年:2007
新历史主义较多关注权力的争斗,本文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分析了"颠覆"和"抑制"两种力量在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中的交织作用。"颠覆"在莎剧中起到使人们蔑视权威、质疑权力的本质作用,而"抑制"在作品中起到的社会功能是附带...
关键词:颠覆 抑制  意识形态 权力话语
“新文学进化论”与世界文学史观──评美国“重构派”莫莱蒂教授的学说
4
《文艺理论研究》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美国图兰大学 吴雨平 方汉文  出版年:2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12AZD090)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美国"世界文学重构"的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莫莱蒂的"新文学进化论"是19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进化论在后工业化时代语境下的再现。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曾经对西方社会科学与文学理论有一定影响,但其认识论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早已暴露...
关键词:新文学进化论  世界文学史重构  莫莱蒂  文学史观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终结”——兼及《比较文学高等原理》的争论
5
《中国比较文学》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江苏 苏州 215006 方汉文  出版年:2004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批准号01EZW00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项目批准号01JAZJID750.11—44001)的成果之一。
1886年恩格斯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评价了法国大革命后世界思想界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历史意义及其贡献。
关键词:中国  学科理论 《比较文学高等原理》  文学危机 学科界限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文学批评
从语言功能到话语权力──译介学的文化转向
6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朱安博  出版年:2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课题"中外比较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历史阶段与类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号:01EZW001)。
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主要是指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以及文化层面上的翻译研究。随着后殖民主义理论大潮的兴起,原先不带任何意识形态的"语言"的范围已扩展到带有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因此,翻译也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的转...
关键词:译介学 语言 话语 文化霸权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通约
7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方汉文  出版年:2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成果之一。
东西方文学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克服文化差异性,达到文化间的差异与同一的辩证理解。表现为三个不同层次:文学语言之间的翻译;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沟通;文学共同话语的建立。文学翻译中因为文化原因所形成的误译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能因此...
关键词:文化翻译 文学对话 差异性与同一性  
文学翻译与译介研究:学科的分轸
8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方汉文  出版年:2008
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中的译介研究是相关但是并不相同的学科,文学翻译学应当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以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而比较文学中的译介学是是以与翻译活动相关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对象的比较研究,所以它是具有更为广泛内容的学...
关键词:比较文学 译介研究 文学翻译 学科关系
结构与解构之分野--拉康与德里达关于《被窃的信》之争
9
《外国文学评论》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方汉文  出版年:2008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06JSBZW005)的成果之一
本文从拉康与德里达对美国作家爱伦·坡小说《被窃的信》的不同批评观念和重要争论入手,分析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两种思想流派的不同特点及方法论,并试图勾勒两者文本阐释分歧的实质。
关键词:结构-解构之争  拉康  德里达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殖民时代道德拯救与身份认同——康拉德非洲题材小说中丛林形象的解构与重构
10
《国外文学》盐城师范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岳峰  出版年:2012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时代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11CWW026)的阶段性成果
约瑟夫·康拉德在以《黑暗的心》、《进步前哨》为代表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将非洲丛林经历意义的颠覆和重组,描述成与欧洲文明开化之地截然不同的"另类世界"。显性描写与隐性描写杂糅在非洲丛林形象描写之中,象征欧洲文明的西方白人在非洲...
关键词:爱德华时代  文化身份 英国中心主义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