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海南大学农学院苦丁茶研究所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苦丁茶    RAPD    冬青属    ISSR    木犀科    

研究学科:生物科学类    轻工类    

被引量:283H指数:12WOS: 4 北大核心: 13 CSCD: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中国木犀科代茶植物的多样性与开发状况
1
《贵州科学》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刘国民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60048)
 文献研究、市场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民间使用的木犀科植物代茶植物至少有17种,其中以女贞属中代茶植物种类最多(10种),其余的代茶植物分布于流苏树属(1种),雪柳属(1种),素馨属(1种),木犀属(2种)以及丁...
关键词:中国  木犀科 代茶植物  物种多样性  苦丁茶 妇女贞属  流苏树属  雪柳属  素馨属  木犀属 丁香属
中国藤茶资源的研发概况
2
《农业网络信息》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郑道君 刘国民  出版年:2006
藤茶是我国民间比较广泛使用的代茶饮料,同时又是一味传统中药材,其原植物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ta(Hand.-Mazz.)W.T.Wang]。本文对藤茶的分布与生境、藤茶...
关键词:藤茶(显齿蛇葡萄)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人工栽培 苗种繁育
用RAPD技术探讨冬青属苦丁茶的遗传差异、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
3
《云南植物研究》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凤琴 刘国民 周鹏 徐立新 郭安平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6 0 0 4 8;30 0 6 0 0 4 0 )~~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 2 2份冬青属苦丁茶不同种质材料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4 0个 10 bp的引物用于多态性检测 ,从中筛选出了 2 7个多态性良好的引物。用该 2 7个引物对上述 2 2...
关键词:冬青属 苦丁茶冬青  遗传差异  RAPD分析
我国苦丁茶冬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研究 Ⅰ.茎叶的形态学研究
4
《贵州科学》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刘国民 李娟玲 陈榆 罗文杰 潘学峰  出版年: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060040;39860048
 新种苦丁茶冬青(IlexkudingchaC.J.Tseng)自1981年发表以来,有关它与若干近缘种的主要形态差异及其分类学地位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苦丁茶冬青不同种质材料的茎叶形态学研究结果.作者在...
关键词:苦丁茶 苦丁茶冬青  茎  叶  形态学研究  
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双重实验方法优化广藿香ISSR-PCR实验体系
5
《热带生物学报》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曹嵩晓 李娟玲 刘国民 王艺 戴景  出版年:2011
为了建立广霍香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广藿香ISSR-PCR反应的5种因素4水平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广藿香ISSR-PCR...
关键词:广藿香 ISSR-PCR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冬青属苦丁茶叶总黄酮含量测定与资源评价
6
《食品科技》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田建平 李娟玲 胡远艳 刘国民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860048;30060040)
应用超声提取、络合反应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5种冬青属苦丁茶植物总黄酮的含量。就5批次栽培材料总黄酮的平均值而言,苦丁茶冬青(3.96%)>五棱苦丁茶(3.67%)>霍山冬青(3.63%)>枸骨(3.04%)>大叶冬青(...
关键词:冬青属苦丁茶  总黄酮 含量测定  资源评价
苦丁茶冬青的RAPD影响因素及实验条件的优化
7
《云南植物研究》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中国热带农科院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凤琴 徐立新 周鹏 刘国民 郭安平 邱清铁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6 0 0 4 8;30 0 6 0 0 4 0 )
以苦丁茶冬青为材料研究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的影响因素及各种实验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模板DNA的浓度适宜范围为 2 0ng 反应~ 80ng 反应RAPD均可得到一致的结果 ;dNTPs的适宜浓度范围为 ...
关键词:苦丁茶冬青  影响因素 RAPD 实验条件  
一种高效提取鹧鸪茶基因组DNA的方法
8
《中国农学通报》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李娟玲 刘国民 贾媛 兰云峰  出版年:2010
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研究课题"海南野生鹧鸪茶资源的种质收集与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
在常规的CTAB法基础上,对其中某些步骤和所用药品进行改良,以寻求一种能简便快速地排除多酚类、蒽醌类和甾体类化合物等物质干扰的方法。应用该改良CTAB法所得鹧鸪茶基因组DNA其长度接近21kb,OD260/OD280比值...
关键词:鹧鸪茶  DNA提取 改良CTAB法 多酚 ISSR—PCR  
利用单因子和正交设计双重实验法优化鹧鸪茶RAPD-PCR反应体系
9
《农学学报》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 李娟玲 刘国民 曹嵩晓 罗轶奇  出版年:2011
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专项资金研究课题"海南野生鷓鸪茶资源的种质收集与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子标记"
为了建立鹧鸪茶RAPD-PCR的优化反应体系,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定其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鹧鸪茶RAPD-PCR反应的5种因素进行4水平优化试验。并运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
关键词:鹧鸪茶  RAPD 影响因子  体系优化  
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实验条件优化的研究
10
《植物研究》海南大学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郑道君 刘国民 梁远发 鄢东海 令狐昌弟 田永辉  出版年: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60048);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丁字[2005]2033号)
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木犀科苦丁茶ISSR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了一套稳定的ISSR-PCR反应参数。筛选出了10个有效引物,并以中国木犀科苦丁茶8个物种共21份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对优化后的反应条件的重复性、多态性进行...
关键词:木犀科 苦丁茶 ISSR 影响因子  体系优化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