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GIS    遥感    耕地    土地利用变化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自动化类    生物科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2,504H指数:24WOS: 101 EI: 9 北大核心: 191 CSSCI: 39 CSCD: 155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3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2006—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1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祝聪 彭文甫 张丽芳 罗瑶 董永波 王梅芳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7112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No.17YJA850007)
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2006—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格局及稳定性,并分段讨论2008年"5.12汶川地震"对岷...
关键词:岷江上游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彭文甫 周介铭 杨存建 赵景峰 罗怀良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四川师范大学重点培育项目(13ZDL03)
认识和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和对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价值变率模型,对各...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指数  价值变率  四川省  
基于RS与GIS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变化特征与景观格局影响研究
3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任平 洪步庭 刘寅 周介铭  出版年: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XJY019);国家973项目(2009CB421105)
农村居民点作为乡村地域空间人口聚居形态,是乡村聚落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自然、社会、经济多重因素的影响。利用都江堰市2005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提取农村居民点、坡度、道路、河流等矢量数据,借助RS...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空间特征  景观格局  影响因素
基于多时相Landsat5/8影像的岷江汶川-都江堰段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4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彭文甫 王广杰 周介铭 徐新良 罗怀良 赵景峰 杨存建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125)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指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Landsat5/8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对岷江汶川-都江堰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格局  岷江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四川省碳排放与碳足迹效应及时空格局
5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彭文甫 周介铭 徐新良 罗怀良 赵景峰 杨存建  出版年: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1125)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与碳足迹研究对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及其机理、制定有效的碳排放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199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碳足迹及其压力指数模型,对研究区...
关键词: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足迹 能源消费 碳足迹压力指数  
2000—2015年长江上游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力——以宜宾市为例
6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陶帅 邝婷婷 彭文甫 王广杰  出版年:2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7YJA850007)。
选取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宜宾市为典型案例,分析其16年来NDVI所表征的植被生长动态变化。以MODIS MOD 13Q1为数据源,采用Sen+Manna-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Hurst指数模型,分析N...
关键词:NDVI 长江上游 时空变化  空间转移矩阵  地理探测器  宜宾市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区域农村贫困空间模拟分析——一种区域贫困程度测度新方法
7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曾永明 张果  出版年:2011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SC08C026)
基于区域农村贫困程度测定方式不完善及缺乏地理视角的现状,选取四川省36个国家级扶贫县为实证对象,构建自然社会经济全面耦合的农村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分析区域农村贫困的影响机制,并运用GIS与BP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自然致贫指数、...
关键词:区域农村贫困  空间模拟  财政扶贫资金 测度方法  BP神经网络 GIS
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与特征研究
8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任平 洪步庭 周介铭  出版年: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96);国家973项目(2009CB421105)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重要空间聚集区,其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受历史、自然、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科学识别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分布形态,并揭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对促进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提高农村土地资源...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空间自相关 核密度  影响因素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岷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研究
9
《生态学报》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潘洪义 黄佩 徐婕  出版年: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8XJA630005);四川省社科项目(SC18B09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作为反映植被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以岷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2015年MODIS NPP数据,结合同年期海拔、气温、降水、土地利用类型...
关键词: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力 主导因素  地理探测器  岷江中下游地区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
1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洪步庭 任平  出版年:2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ZH051);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青年项目(SC18C033);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8ZA0400)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建或重建过程从空间上来看是其与内部和周围环境之间相互竞争控制与覆盖的过程。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却不降反升,其空间布局与扩张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反馈...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 生态适宜性评价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都江堰市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