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6—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
Stud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driving force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in upper reaches of Minjiang River from 2006 to 2016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ZHU Cong;PENG Wenfu;ZHANG Lifang;LUO Yao;DONG Yongbo;WANG Meifang(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s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Key Lab of L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in Southwest,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成都610068 [2]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7112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No.17YJA850007)
年 份:2019
卷 号:39
期 号:5
起止页码:1583-159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7、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9_2020、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基于MODIS 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运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2006—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格局及稳定性,并分段讨论2008年"5.12汶川地震"对岷江上游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震后植被恢复情况,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影响因子及影响力进行探测,分析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1)2006—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覆盖整体状况良好,植被覆盖总体情况较为稳定,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0.79,植被覆盖度大于0.8的区域占整个岷江上游地区面积的69%。(2)2008年"5.12汶川地震"给整个岷江上游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植被覆盖度退化区域面积为14013.41 km^2,占整个岷江上游面积的57%,2008—2016年岷江上游植被恢复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改善区域面积为17390.69 km^2,占整个岷江上游面积的71%,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已经超过震前水平。(3)岷江上游植被覆盖度主要受海拔、气温、土壤类型、降水4个因子的影响,其解释力均在40%以上;地貌类型、植被类型的解释力在20%—40%之间;坡度、坡向的解释力均小于1%。
关 键 词:岷江上游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分 类 号:Q948[植物生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