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转型    高校    农业院校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哲学类    轻工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594H指数:10WOS: 1 EI: 1 北大核心: 59 CSSCI: 23 CSCD: 4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核心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养成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刘洪银  出版年:2017
天津市第四批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主持人:刘洪银)
聚焦学徒自主成长能力培养是现代学徒制摆脱社会歧视的关键。运用社会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学徒到大国工匠的成长路径。研究发现,重塑工匠精神需要人格品质、心理资本、技能能力和政策法规的支持支撑。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既需要掌握实操技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核心素养  工匠精神  
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
2
《黑龙江高教研究》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刘洪银  出版年:2022
天津市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编号:B201006103)。
素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实训教学的必备元素,也是补齐"00后"和扩招生劳动素养短板的客观要求。阐述了社会主义劳动本位论,基于动态贝叶斯学习和模仿构建劳动教育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和支持机制,描绘了教育需要—价值观培植...
关键词:劳动教育 高职学生 核心素养  劳动素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机制建构——以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为例
3
《职教论坛》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张洪霞 吴宝华  出版年:20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城融合视阈下稳步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就业转型协同机制研究"(编号:13AJY008);主持人:刘洪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研究"(编号:TJYY13-025);主持人:吴宝华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天津市三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区县就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现状、培训过程以及扶持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堪忧、培...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问题  培育机制  天津市  试点  
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
4
《西南金融》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刘婧元 刘洪银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平台经济下新生代农民工轻创业生态系统建构及治理路径研究”(21BJY021)。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成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动能。本文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粮食供给保障、粮食质量安全、全要素生产率、绿色低碳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业均衡发展等方面诠释了数字化赋能农业强国建设内涵、作用机理和路...
关键词:数字化 农业强国  农业现代化  数字农业 低碳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工作特征如何影响员工创新行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
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丁刚 李珲  出版年:2016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生代员工工作塑造行为研究"(TJGL16-027);天津科技大学青年创新基金"新生代员工资质过高感对其敬业度的作用机理研究"(2015YB03);天津农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新生代员工工作塑造行为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2016SYB01)资助
员工创新行为是工作情境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以中国企业员工为对象,通过引入组织情境与个性特征——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效能感,深入探讨了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权变关系及作用机制。通过对近300名企业员工进行...
关键词:工作特征  员工创新行为 组织创新氛围 创新自我效能感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6
《教育教学论坛》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谢丹 邓天卫  出版年:2016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结合了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该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性的开发与提升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更为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了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和混合式教...
关键词:自主学习  混合式教学 语言学习
资质过剩对新生代员工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工作塑造的中介作用与职业延迟满足的调节效应
7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珲 丁刚  出版年:2019
天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16-027)
主观资质过剩反映了一种被大材小用的知觉,会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对资质过剩的消极影响剖析较多,对资质过剩引致积极组织行为的作用机制尚待丰富。依据EVLN理论模型,员工可能因资质过剩而不满,因不满而思变革...
关键词:新生代员工 资质过剩  创新绩效 职业延迟满足  工作塑造  
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8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刘继志  出版年:2019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市美丽乡村发展模式构建研究”(20142148)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归纳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效益评价体系,并对乡村建设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实现该市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天津市...
关键词:美丽乡村 生态文明 效益评价  天津  建设模式  
构建人才返乡下乡的有效机制论析
9
《中州学刊》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刘洪银  出版年:2021
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资本下乡推进天津市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路径研究”(2019JWZD49);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天津市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CE1124)。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引导推动城市人才返乡下乡,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但人才返乡下乡存在新乡贤与乡村社会需求不匹配、下乡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职业成长通道不畅、教育医疗人才下乡平台建设不足等问...
关键词:人才下乡  新乡贤返乡  能人回乡  企业兴乡  入乡创业  
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10
《长白学刊》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刘洪银 李沁  出版年:201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产城协同机制下天津市农民就业转型研究"(TJLJ15-003)成果
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的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低保政策执行中出现低保对象认定不科学、低保水平偏离经济发展状况、低保组织机构不健全、政策缺乏激励效果、低保立法和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为此要从政策...
关键词:农村低保政策 精准扶贫  扶贫救助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