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劳动教育    工会    工人阶级    高校    学科建设    

研究学科:经济学类    哲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119H指数:7北大核心: 14 CSSCI: 10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研究
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田田  出版年:2022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行业特色高校‘十四五’时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21ZYSZ00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拓展与创新”(JG2200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担当,理应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有所新作为。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年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观念的重要途径。以劳动...
关键词:新时代  劳动教育 思政教育 融合  
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探究“中国之治”的有效路径
2
《广西社会科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杜楠 刘俊杰  出版年:202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XJ20200006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党组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的功能研究”(19YJC810014)。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形成了“中国之治”的治理模式,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十三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总结了我国制度优势,提出了如何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全新命题。党中央...
关键词:制度优势  中国之治  国家治理效能  国家制度  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大思政课视角下高校“劳动+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逻辑
3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涛  出版年:2024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就业分会2023年重点课题“‘劳动+思政’教育融入就业创业课程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DXSJCFHZD2023007)。
本研究从大思政课的视角,探索构建高校“劳动+思政”协同育人理论逻辑架构,并以实践创新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力,以劳育人、以劳育德。从理论逻辑看,从“劳动教育”到“劳动思政”具有内在价值关联和逻辑辩证统一;从历史逻辑...
关键词:劳动教育 “劳动+思政”  协同育人  大思政课  课程思政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4
《人民论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所 曹凤月  出版年:2019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项目编号:18BZX1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国家人力资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的大任。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劳动教育再次被重视,这对于促进国民优秀素质养成,激发国民创新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打造坚实的社...
关键词:劳动理论  劳动教育 五育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可为逻辑、应为目标和何为策略
5
《教育与职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杜楠  出版年:2023
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ZYSZ002,项目主持人:杜楠)。
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贴近农村和农民的类型教育,从政策引导、功能定位和现实可行三个方面展现其有责任也有能力发挥振兴乡村的积极作用。通过培育新农人,激发乡村内生...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可为逻辑  应为目标  何为策略  
高职教师育人能力评价标准构建研究
6
《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 王建洲 杨润勇  出版年:2022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部级研究项目“青少年辨别和抵制‘颜色革命’的意识与能力研究”(19TZTSKC011);201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青年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综合素养体系研究”(2019040305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8批面上资助二等(2020M680642),主持人:王建洲。
能力为王,标准先行。标准是能力提升的“牛鼻子”,评价是能力发展的“指挥棒”,标准通过评价来提升能力。评价标准既是教师育人能力的“度量衡”,又是教师育人能力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在高职院校,由于教师面临学校扩招、生源质量层...
关键词:高职教师 育人能力 评价标准  
新时代中国工会学学科建设思路与实现路径研究
7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向兵 潘泰萍 田田  出版年:2022
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强工会学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构中国工会自主知识体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稳定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提高工会干部队伍专业化建...
关键词:中国工会学  学科建设 理论体系  实现路径  
新时代我国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8
《新课程评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建洲 李宁  出版年:2022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部级研究项目“青少年辨别和抵制‘颜色革命’的意识与能力研究”(编号:19TZTSKC011);2020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智慧化建设研究”(编号:2020—GMD-005)的阶段性成果。
依据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学校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和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结合国内外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来看,我国远未形成完善、规范、配套的课程思政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未能充分发挥评价标准体系对课程思政质量提升的保...
关键词:新时代  课程思政质量  评价标准体系  
贯彻落实新《职业教育法》视角下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探析
9
《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 王建洲 赵小红  出版年:202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全面依法治教视域下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的建构研究”(GYI2022018),主持人:赵小红
法律和标准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和引领作用。新时代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迎来新的机遇。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完善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法律保障。但实践中,依然存在职业教育标准化意识不强,规定较为笼统、实践性偏弱,...
关键词:《职业教育法》 教育标准 标准化战略  教育强国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质量提升研究——评《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0
《科技管理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谭丙华  出版年:2022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促使新媒体平台强势崛起,高校思政教育的格局也由此发生巨变,其教学内容的优化变更频度不断提升,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逐渐消除。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研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机制能够凸显社会发展新趋势对思政教育的制...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政教育 新媒体平台 经济管理出版社  时空限制  教学成效 促进作用  质量提升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