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汶川地震    汶川MS8.0地震    M    地表破裂    地震    

研究学科:建筑类    

被引量:1,607H指数:24WOS: 30 EI: 65 北大核心: 83 CSCD: 8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 EI收录)
1
《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四川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山东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4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三维发震构造模型  青藏高原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青藏高原昆仑—汶川地震系列与巴颜喀喇断块的最新活动 ( EI收录)
2
《地学前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 邓起东 高翔 陈桂华 杨虎  出版年:20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财政部行政事业类项目"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区之一。最近十多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连续发生了1997年西藏玛尼Ms7.5级地震、2001年青海昆仑山Ms8.1级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和5月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及...
关键词:青藏断块区  巴颜喀喇断块  昆仑—汶川地震系列  
玉树M_S7.1级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大地震 ( EI收录)
3
《科学通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青海省地震局 陈立春 王虎 冉勇康 孙鑫喆 苏桂武 王继 谭锡斌 李智敏 张晓清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7213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DF-IGCEA-0607-1-3);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资助项目
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较清晰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由3条主破裂左阶组成,走向310°~320°,总长约31km,左旋走滑性质.另在隆宝镇东侧一带见有长约2km的雁列式张裂缝带,如以该点为破裂带的北端点,则破裂带...
关键词:玉树MS7.1级地震 地表破裂 历史大地震  甘孜-玉树断裂  
汶川M_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 EI收录)
4
《地震地质》上海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河北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朱艾斓 徐锡伟 刁桂苓 苏金蓉 冯向东 孙晴 王亚丽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4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至6月26日四川地震台网整理形成观测报告的274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及其余震的破裂扩展。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0km...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余震重新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构造
2008年于田M_S 7.3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及其构造属性讨论 ( EI收录)
5
《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徐锡伟 谭锡斌 吴国栋 陈建波 沈军 方伟 宋和平  出版年:2011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新疆于田7.3级地震与阿什库勒火山综合科学考察”(201008004);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9DFA21280)共同资助
新疆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西昆仑块体与昆仑-柴达木-祁连块体之间的阿尔金断裂西南端NE向张剪切段邻近区域,也是阿尔金断裂、康西瓦断裂和昆仑断裂带西端玛尔盖茶卡断裂等交会部位,对理解青藏高原的变形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十...
关键词:于田MS7.3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同震位移 康西瓦断裂 阿尔金断裂
汶川M_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 EI收录)
6
《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冉勇康 陈立春 陈桂华 尹金辉 陈杰 宫会玲 史翔 李陈侠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4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在历史记录中,成都和龙门山地区没有发生过类似汶川MS8.0地震强度的地震。那么,在地质记录中是否会存在类似震级的古地震遗迹?作者分别在中央和前山断裂中段的地表破裂带上4个地点开挖了探槽4个和剖面1个,并进行了断错地貌面的...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龙门山  古地震 大地震重复  
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的再论证及其构造内涵分析 ( EI收录)
7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 徐锡伟 陈桂华 于贵华 孙鑫喆 谭锡斌 陈立春 孙建宝 陈于高 陈文山 张淑萍 李康  出版年:2010
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0821160550);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21280)资助
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是反演地震破裂过程的基本约束条件和预测其他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不可缺少的物理量.以野外地表破裂带重要观测点全站仪或差分GPS仪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遥感资料解译、先存断层陡坎构造地貌标志的识别、以...
关键词:汶川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最大同震位移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青藏高原
2010年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典型破裂样式及其构造意义 ( EI收录)
8
《地球物理学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青海省地震局;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 孙鑫喆 徐锡伟 陈立春 谭锡斌 于贵华 李智敏 苏桂武 王继 张晓清  出版年: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1160550和40974057);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甘孜—玉树断裂的玉树段上,在玉树县结古镇至隆宝镇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剪切破裂、张剪切破裂、压剪切破裂、张性破裂及其不连续岩桥区出现的鼓包或陷落坑(拉分盆地)、高寒地区...
关键词:玉树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甘孜-玉树断裂  逃逸构造  青藏高原
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地震破裂分段性与走滑运动分解作用
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 李陈侠 徐锡伟 闻学泽 郑荣章 陈桂华 杨虎 安艳芬 高翔  出版年:20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C13B0120101)资助
基于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考察测量,对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托索湖段、玛沁段和玛曲段的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滑动速率以及全新世以来的古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阿尼玛卿山双挤压弯曲和西贡周断裂交汇区为这3条段落的破裂分段标志,也成为...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带 地表破裂分段  滑动速率 滑动分解  古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 ( EI收录)
10
《地震地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陕西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 杨晓平 冯希杰 戈天勇 宋方敏 师亚芹 刘玉法  出版年: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以龙门山断裂带北段中的青川断裂、茶坝-林庵寺断裂沿线的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在青川断裂沿线的土关铺、大安,茶坝-林庵寺断裂上的薛家沟、胡家坝等地,对断裂附近的河流地貌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地貌制图。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所在地区的河流...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河流阶地 断层槽地  断层活动 第四纪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