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的再论证及其构造内涵分析  ( EI收录)  

Reevaluation of surface rupture parameters of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for Tibetan uplif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锡伟[1] 陈桂华[1] 于贵华[1] 孙鑫喆[1] 谭锡斌[1] 陈立春[1] 孙建宝[1] 陈于高[2] 陈文山[2] 张淑萍[1] 李康[1]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台北10617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基金课题(40821160550);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21280)资助

年  份:2010

卷  号:53

期  号:10

起止页码:2321-23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8、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地震地表破裂基本参数是反演地震破裂过程的基本约束条件和预测其他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不可缺少的物理量.以野外地表破裂带重要观测点全站仪或差分GPS仪实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遥感资料解译、先存断层陡坎构造地貌标志的识别、以及地形测绘资料的考证等,重新论证了5·12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展布样式、长度、最大同震位移值等基本参数.结果表明,地震地表破裂带长度可达240 km,最大垂直位移为6.5±0.5 m,最大右旋走滑位移4.9 m,基于倾角向下变缓逆断层模型推测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产生了最大~7 m的地壳缩短量,说明青藏高原东缘横向逆断层为将高原内部东向水平运动转换为高原隆升的转换构造,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认识青藏高原东缘隆升机理.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最大同震位移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