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0年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典型破裂样式及其构造意义  ( EI收录)  

Surface rupture features of the 2010 Yushu earthquak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鑫喆[1] 徐锡伟[1] 陈立春[1] 谭锡斌[1] 于贵华[1] 李智敏[2] 苏桂武[1] 王继[3] 张晓清[2]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 [3]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21160550和40974057);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科学考察项目资助

年  份:2012

卷  号:55

期  号:1

起止页码:155-1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1、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甘孜—玉树断裂的玉树段上,在玉树县结古镇至隆宝镇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剪切破裂、张剪切破裂、压剪切破裂、张性破裂及其不连续岩桥区出现的鼓包或陷落坑(拉分盆地)、高寒地区特有的冰裂缝等地表破裂单元,它们斜列组合成整体走向约300°、长约65km、最大同震左旋位移2.4m的地表破裂带,具有变形局部化的基本特征.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带整体上可划分为长约15km的结隆次级地表破裂带和长约31km的结古次级地表破裂带,两者呈左阶羽列,其间无地表破裂段长约17km,对应于MW6.4和MW6.9两个次级地震事件.地表破裂类型、基本组合特征等显示出甘孜—玉树断裂两盘块体的运动方式以纯剪切的左旋走滑为主,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青藏高原物质存在着向东的逃逸和挤出现象.

关 键 词:玉树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甘孜-玉树断裂  逃逸构造  青藏高原

分 类 号:P315] P5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