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汶川M_S8.0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地震构造初步分析 ( EI收录)
RELOCATION OF THE M_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SEQUENCE IN PART:PRELIMINARY SEISMOTECTONIC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市地震局,上海200062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3]河北省地震局,石家庄050021 [4]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 [5]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10004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410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1);中国地震局汶川8.0级地震应急科学考察项目共同资助
年 份:2008
卷 号:30
期 号:3
起止页码:759-7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0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1_2012、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至6月26日四川地震台网整理形成观测报告的274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及其余震的破裂扩展。重新定位后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20km间的上地壳,25~40km的下地壳也有少量地震发生,与下地壳存在脆性变形的断裂活动相对应,在20~25km深度范围内的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震层.推测其可能构成推覆构造的滑脱面。从震源分布与震源机制解在空间的变化上,地震破裂由南向北单侧破裂且存在明显的分段活动性,推测可能存在逆冲推覆与右旋走滑破裂相互转换的过程:逆冲推覆滑动主要发生在高川以南的段落上,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逆冲为主;地震破裂向北并未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北段扩展,而是斜切青川断裂,震源分布刻画的结构面陡直,震源机制解表现为以右旋走滑错动为主。
关 键 词:汶川Ms8.0地震余震重新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构造
分 类 号:P3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