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大学生    教育    教师    中学生    幼儿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电子信息类    自动化类    

被引量:2,686H指数:21WOS: 2 北大核心: 218 CSSCI: 92 CSCD: 15 RDFYBKZL: 7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8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1
《高教探索》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内江师范学院 王丽 李雪 刘炎欣 陈理宣 刘小平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课程思政’内生机制与‘示范课程’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BEA200118)的成果之一。
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建构和能力提升是贯彻落实“思政育人”的重要内涵。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现状,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与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338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年...
关键词: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能力  现状调查  对策建议  
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基础关联和价值彰显
2
《中国教育学刊》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陈理宣 刘炎欣  出版年:2017
劳动教育从近代开始的实利教育到生产劳动教育,逐步发展到包括广义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形式,对其从开始的单一功利主义教育到具有统领和联结多种教育形式与内涵的综合育人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当代劳动教育思想揭...
关键词:劳动教育 劳动技能  德智体美 教育立法 教育方针
混合教育趋势下的未来教师--慕课时代的教师分流、转型与教师教育思考
3
《高教探索》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卓进 蔡春  出版年:2015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年“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JDJY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综合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两者优势,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将由传统的讲课型教师为主,转型为科研探究型教师、网络讲课型教师、辅导型教师三种形态。教师角色将再次转变,从资源提供者到资...
关键词:MOOC  网络教育 混合教育  教师转型 教师教育
知识内化的心理机制
4
《江西社会科学》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周天梅  出版年:2004
本文尝试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提出知识内化的概念:知识内化是外部新知识经过主体(学生)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知识内化是通过认知结构、同化与顺应、元认知等心理机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它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重...
关键词:知识内化 认知结构  同化与顺应  元认知
课程思政的内生机制、实现路径与教学方法
5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公共事业管理系 陈理宣 董玉梅 李学丽  出版年: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课程思政’内生机制与‘示范课程’案例研究”(BEA200118)。
课程思政是指知识教学中本质地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课程思政的内生机制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中四个主体及其客体相互作用的生成过程,本质上是教育性教学的价值引领。以知识点为经、以知识价值为纬的知识导论是实现"课程"与"思政...
关键词:课程思政  内生机制 教育性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论教育情怀的生成机制和升华路径——基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分析
6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刘炎欣 王向东  出版年:2018
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7年课题"教师教育情怀研究"(项目编号:TER2017-019)
教育情怀是教育者对教育事业产生的心境和情感依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专业发展的情感向心力,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的理解、热爱、忠诚和信念程度,表现为主观上的从教意愿和专业发展愿景。从文化存在论教育学的视角探讨教育情怀的...
关键词:教育情怀 生成机制  升华路径  文化哲学 文化存在论教育学  
论知识的结构形式选择与知识的教育形式生成
7
《课程.教材.教法》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陈理宣  出版年:2014
知识作为主体认识客观对象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形式极为丰富、复杂,就人类已有知识的表现形式来看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不同的个体其生活空间、生活方式不同,需要的知识的结构形式也不同,这就是教育之所以要选择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形式的原因。...
关键词:知识形式 教育形式 知识教育
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8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陈理宣  出版年:2002
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经验的获得来引起行为变化。但这些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是由客观外界的信息与我们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学习目的的教学途径 :主观方面就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客观方面就是教师对知识...
关键词:学习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论罗杰斯的创造观与创新教育
9
《外国教育研究》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 周天梅 杨小玲  出版年:2003
文章论述了罗杰斯有关创造性方面的观点,并着重从罗杰斯有关创造性的本质和创造性产生的外部条件出发,分析了罗杰斯的创造观对我国推行“创新教育”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罗杰斯  创造观 创新教育 人本主义 教育理论
论心理干预在社会突发事件中的意义和作用
10
《湖南社会科学》长沙理工大学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系 杨小玲 周天梅  出版年:2003
面对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积极的心理干预对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 ,平息灾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 ,加大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加强心理辅导 ,是预防危机。
关键词:社会突发事件 心理干预 心理恐惧 心理健康教育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