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工程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学科:交通运输类    机械类    自动化类    建筑类    经济学类    

被引量:13,924H指数:43WOS: 20 EI: 1,063 北大核心: 1,422 CSSCI: 32 CSCD: 1,308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2,3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
《情报科学》华中师范大学信息资源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娄策群 赵桂芹  出版年:2006
本文探讨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阐述了信息生态平衡的含义与表现,分析了信息生态平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作者认为,信息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信息生态系统功能良好能促进人类社会进一步和谐...
关键词:和谐社会 信息生态 生态平衡 信息生态平衡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 EI收录)
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杨兆升 王媛 管青  出版年: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4068);吉林大学'985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973'预研项目
在总结已有多种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交通本身所存在的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实例数据验证结果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精度、收敛时间、泛化...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流量预测 统计学习理论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系统与算法设计 ( EI收录)
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姜桂艳 温慧敏 杨兆升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0 780 2 5 )
据估计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中 60 %~ 70 %的延误是由交通事件引起的 ,而交通事件的早期检测与及早分流可以使由其引起的延误大幅度降低。自 2 0世纪 60年代开始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ID)系统的目标一直是协助交通管理...
关键词:高速公路 事件管理 事件自动检测 人工神经网络 智能运输系统
关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关键理论——综合路段行程时间预测的研究 ( EI收录)
4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杨兆升  出版年: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0 780 2 5 )
行程时间预测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 ,建立了许多算法 ,有历史趋势方法、非参数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方法、神经网络、卡尔曼滤波、交通模拟和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等。然而 ,在变化的交通状况和任意时段的条件下 ,这些...
关键词:智能运输系统 动态路径诱导 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初始权重的方法 ( EI收录)
5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所 翟宜峰 李鸿雁 刘寒冰 苑希民  出版年: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809007)。
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和BP网络局部精确搜索的特性,通过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重的方法,将遗传算法和BP算法有机结合,做到了优势互补,并在提高洪水智能预报精度,特别是提高洪峰预报精度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珠江流...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网络初始权重  洪峰预报  
交通方式选择的非集计模型及其应用 ( EI收录)
6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贾洪飞 龚勃文 宗芳  出版年:200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0183040)
应用非集计模型理论与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建立了交通方式选择MNL模型,并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无约束最优化函数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公交车和小汽车的时间价值,求得包含出行时间和实际金钱费用的广...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非集计模型 方式选择  拥挤收费 时间价值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交通标志视认性理论分析
7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隽志才 曹鹏 吴文静  出版年: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378042;50338030);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431822333)
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研究了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视认性,建立了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驾驶员信息处理过程的概念模型,总结了影响交通标志视认性的两类因素———驾驶员因素和交通标志物理因素。提出了用知觉理论解释不同驾驶经历的驾驶员对标志识别...
关键词:交通标志 认知心理学 驾驶员 驾驶员因素 视认性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标志识别  理论解释  概念模型  信息处理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8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许洪国 周立 鲁光泉  出版年:2004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之一。笔者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国道路交通及交通事故发展现状和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提出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应“以人为本” ,逐步改善车辆及道路环境的安全状况 ...
关键词:中国  国道 对策  “以人为本”  政策法规  现状  成因  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环境
出行时间价值计算及应用研究 ( EI收录)
9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 宗芳 隽志才 张慧永 贾洪飞  出版年:2009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基金(20080183108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78129)
传统的出行时间价值计算方法无法考虑出行者主观因素对出行时间价值判断的影响以及出行时间的利用效率问题.本文综合应用生产法、收入法及非集计Probit模型,引入节省时间利用系数,建立了出行时间价值计算综合模型,对传统方法做出...
关键词:出行时间价值 广义出行费用 出行行为  出行频率  拥挤收费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10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交通学院;许昌市公路管理局 蒋应军 王富玉 刘斌  出版年:2009
交通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2008-353-313-010;2008-353-333-20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08-0749)
强度是水泥稳定碎石重要品质,也间接地反映了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分别应用静压法和振动法成型试件、芯样试件对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振动法成型试件强度与现场芯样强度比较吻合,反映了振动法较好地模拟水泥稳...
关键词:道路工程 强度特性 强度预估模型  静压法 振动法 水泥稳定碎石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