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科研产出

已选条件:
  • 数据库收录=北大核心x
  • 人物=杨梨x
排序方式: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农村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群体文化与底层再生产
1
《教育学报》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21
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QNSH39);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大委托项目“新时期校园欺凌现象、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XJK18ZDWT03)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欺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农村青少年同伴群体文化、校园欺凌行为以及底层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一所农村学校初中师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青少年分化为“混团伙”与“守规矩”两类同伴...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 农村中学  校园欺凌  文化生产 再生产机制  同伴群体  
家庭性教育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
2
《中国学校卫生》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18
重庆市社科规划培育项目(2016PY02);重庆市科委科普项目(cstc2017kp-sfhdB0018)
家庭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性行为和性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家庭性教育能推迟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和减少青少年的不安全性行为,甚至可以对同伴压力导致的性行为起到调节作用,还能够预防未成年怀孕[1-3]。中国父母很少开展家庭性教育,即...
关键词:性教育 家庭 青少年
“灰色地带”校园欺凌:青少年主体视角下的新解读
3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21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9-GX-032);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困境家庭子女教育支持的干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B0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惠妍国际学院国际联合研究项目(课题编号:ICER202005);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中大学生个体与群体行为决策研究”(课题编号:21SKGH261);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研究”(课题编号:21SKGH2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术界常用故意伤害性、权力不对等和重复发生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来界定欺凌。不完全符合上述三大特征的“灰色地带”是欺凌界定的难点。本研究基于青少年主体视角,运用地位关系理论,深度剖析最具争议的“灰色地带”校园欺凌。研究发现,从...
关键词:校园欺凌  灰色地带  青少年 地位关系  
健康中国背景下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4
《中国学校卫生》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 杨梨 崔永鸿  出版年:2020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19-GX-03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6SKGH199)。
"健康中国"战略指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学校、家庭较少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已有的性健康服务以初高中和大学生为主,迫切需要开展小学生性健康教育活动。笔者依据社会生态改变理论和国内外性教育标准,以高年级小学生...
关键词:性  健康教育 组织和管理  健康促进  学生保健服务
修复方法防治校园欺凌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5
《教学与管理》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杨梨 师会敏  出版年:2020
重庆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重庆市预防小学生欺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2019QNSH39);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学研究”(17SKG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修复方法治理校园欺凌在价值观、目标、参与方式、决策过程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独具特色。修复方法经历了从会议修复、连续体修复到全校修复的模式升级过程,具体实践方式包括以学生为主的同辈支持与调解、以学校老师为主的协商解决法及多方参...
关键词:修复方法  校园欺凌  预防与干预  
防范多重学生欺凌风险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研究
6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杨梨 齐从鹏 张欢欢  出版年:2022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多维贫困视角下重庆困境儿童福利供需失衡及提升对策研究”(杨梨主持,编号为22SKGH427);弈阳教育研究院青年学者项目“困境家庭儿童早期教育支持的干预路径研究”(杨梨主持,编号为SEI-QXZ-2021-32);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传统古训研究”(闵毅主持,编号为2018-GX-025);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高校文艺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师会敏主持,编号为202156)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校园欺凌的有效治理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职业化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理应在有效防范学生欺凌事件中发挥专业作用。本文根据程序逻辑模型,探.讨学生欺凌的多重风险因素,构建防范多重欺凌风险的社会工作服务...
关键词:校园欺凌  社会工作 多重风险  小学生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构建
7
《教育与职业》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杨梨 徐小平  出版年:2015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引导实践教学更规范、系统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把握评估内容的全面性与特殊性,评估主体的多元性与协调性,评估方式的多样性等基本原则下,研究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团队组建和评估程序,...
关键词:社会工作 实践教学 评估体系  
职校生的非正式群体文化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意义建构
8
《青年研究》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兴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治倾向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新兴青年群体的社会整合”(21@ZH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普职协调发展政策的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和职校生备受全社会关注。基于栖居制度主义理论视角,通过对江苏省S职校30位职校生的深度访谈发现,由于差异化的师生互动和同伴关系,职校生分别形成了主动放弃、得过且过和积极突围的非正式...
关键词:职校生 职业教育 栖居制度主义  非正式群体文化  
“近墨者黑”与“亲密敌人”:同伴欺凌的生成逻辑
9
《教育科学研究》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杨梨 王曦影  出版年:202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书写研究”(22SKGH44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志愿服务融合性发展研究”(22CSHJ08)的成果之一。
国内外学者围绕同伴群体与学生欺凌的关系开展了丰富的研究,却较少关注复杂同伴关系中欺凌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两所学校高中生的访谈和同伴提名数据,本研究发现:在社会遵从效应的影响下,青少年在亲密的友谊中选择“有难同当”,因不辨是...
关键词:青少年 学生欺凌  同伴关系  社会遵从  社会比较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