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佛教    天主教    神学    本地化    佛教逻辑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被引量:44H指数:3北大核心: 20 CSSCI: 31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龙华民对中国宗教本质的论述及其影响
1
《学术月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李天纲  出版年:2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研究"(13&ZD074)的阶段性成果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龙华民在继承了利玛窦传教事业之后,对前任的宗教和文化策略有重大异议,并为此写作了《论中国宗教的若干问题》,成为中国教会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该文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宗教学、儒家和儒教思想、比较经学领...
关键词:龙华民  中国宗教 儒家 理学 神学
三教通体:士大夫的宗教态度
2
《学术月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 李天纲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研究"(13&ZD07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综合近代中外学者对于中国(民间)宗教的论述,在现代宗教学的理论框架下观察儒家对于儒、道、佛三教的信仰态度,揭示中国文化确实存在着"儒表佛里""儒表道里"的特征。考察宋明以降直到清代民国江南士大夫在乡镇之间的信仰生活,...
关键词:三教合一 民间宗教 士大夫 经学 宗教性
江南镇乡祭祀体系中的地方与国家——以上海金泽镇及苏、松二府为例
3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李天纲  出版年:2014
民间信仰的神祇,不仅具有地方意义,而且其诸多形式亦具有国家象征意义,而以民间信仰来讨论"国家"与"地方"之关系,乃是当今宗教学界所忽略者。兹以上海市郊金泽镇所存地方信仰祭祀形式为例,尝试提供一种新的民间宗教研究视角。金泽...
关键词:民间信仰 祠祀  儒教 江南文化 金泽镇  地方与国家  “杨老爷”  
论佛教逻辑中推论前提的真实性问题
4
《逻辑学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汤铭钧  出版年:2009
教育部逻辑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2006重大项目"佛教逻辑研究"(06JJD72040002)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将陈那、法称因明与西方传统的三段论相比较,指出佛教逻辑从推论前提是否为真的角度来建立推论的基本规则即因三相;西方传统的三段论从形式是否有效的角度来建立推论的一般规则,这反映了佛教逻辑与西方逻辑的根本差异。本文首先指出...
关键词:佛教逻辑 三段论 前提真  形式有效  
信息时代下的佛教传播——新媒体与中国当代佛教传播之道
5
《世界宗教文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李一苇  出版年:2013
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分别为:传播者、信息和受众。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 Whom)、产生...
关键词:佛教 现代传播  新媒体 新宗教形式  
向谁求雨:晚清基督徒的言说及国人的回应
6
《民俗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张洪彬  出版年:201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研究"(项目编号:13&ZD074)的阶段性成果
求雨作为一种宗教和民俗传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面临旱灾时,人们求助于众多的人格神和非人格神,甚至进行真诚的道德反省。晚清时代,基督教传教士的科学-自然神学提供的竞争性解释,对中国的求雨传统造成了严重挑战。它一方面造成...
关键词:求雨  宗教 巫术 科学  现代性  
龙华民与中国神学的谱系学——译名之争、龙华民论文与中国自然神学的发现
7
《基督教学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复旦大学利徐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不详 魏明德 沈秀臻 陈文飞  出版年:2015
1610年,在利玛窦逝世后不久,他的接班人龙华民用他的论文开启了一场争论:龙华民对于利玛窦和其追随者对于基督宗教的神和天主教神学关键词语的中文译名产生疑窦。被流放到澳门的日本耶稣会士对此持有更为强烈的批判态度。尽管在耶稣...
关键词:译名之争  利玛窦 龙华民  莱布尼茨 经学注解  中国神学  
守山阁学人群体的崛起与明清“西学”的延续性:以《几何原本》为例
8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李天纲  出版年:2022
一般以为明末利玛窦、徐光启引进“西学”以后,“利徐之学”在清代曾经中断,似乎只在“鸦片战争”以后,晚至“戊戌”时期的康、梁一辈学者,才重新开始“西学”启蒙运动。然而,清中叶以降江南地区学术传承脉络证明:以钱熙祚、顾观光、...
关键词:《几何原本》 守山阁丛书  明清西学  江南儒学  
佛教逻辑学的论辩解释与认知解释——陈那、法称与因明
9
《逻辑学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汤铭钧  出版年:2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6AZD041)。
佛教逻辑有别于西方形式逻辑的一项重要特征,在于对论证前提为真的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因三相"理论。论证前提的真,在陈那著作中又被理解为辩论主体将该前提确定为真。这种"确定"体现为文献中对"极成"(prasidd...
关键词:认知算子  陈那  法称  因明 佛教逻辑
儒家的“宗教性”:儒教问题争论的新路径
10
《历史教学问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王定安  出版年:2008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近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宗教”研究,编号06JJDZH003
一、“儒家是否宗教”的争论与困境 关于“儒家是否宗教”,一直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尤其是叫,国礼仪之争”时期:清末民初变法者提倡国体、政体改革,面临着儒家如何定位的问题.戊戌变法之际....
关键词:宗教性 争论  儒家 儒教 路径  戊戌变法 西方传教士 明末清初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