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收藏

导出分析报告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视域    

研究学科:哲学类    经济学类    社会学类    自动化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被引量:8,687H指数:30WOS: 1 EI: 1 北大核心: 623 CSSCI: 737 CSCD: 8 RDFYBKZL: 2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排序方式:

1,7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1
《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邱伟光  出版年:2017
"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高校育人的价值本源,体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的要求。"课程思政"重在建设,教师是...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书育人
“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
《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海建  出版年:2018
"00后"作为一个群体步入大学后,以其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哲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群体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00后"大学生...
关键词:“00后”大学生  群体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与实施重点
3
《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邱伟光  出版年:2018
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重点攻关项目"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引导与风险防控"(项目批准号:2017-dycx-106)
课程思政是高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课程育人质量的有效路径。迈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坚...
关键词: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文化自信:基本内涵、依据来源与提升路径
4
《思想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文卓  出版年:2017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项目编号:12JJD710008)阶段成果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其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根本的体现,是文化自信的凝练与升华。文化自信植根于中华民族肥沃的文化土壤,有马克思主...
关键词:文化自信 基本内涵  依据来源  提升路径  
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5
《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小玲 王建新  出版年:2020
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D-024)。
在重大疫情防控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交流空间、育人重点及教育路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任务和新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思想引领与价值澄清、危机转换与精准施...
关键词:疫情防控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6
《思想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建波  出版年:2018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爱国主义保障的法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VHJ004)阶段成果
在资本逻辑的运转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助推下,娱乐超越自身限度渗透到社会各方面,制造"泛娱乐化"倾向的幻象世界,必须引起我们足够重视,防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奴役。当前,带有狂欢特质的"泛娱乐化"思潮侵蚀大学生价值信仰,消解主流价...
关键词:“泛娱乐化”思潮  大学生 价值观念  应对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算法风险及其应对
7
《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崔聪  出版年:2020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人工智能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EKS012)。
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已经成为主导信息传播的新兴权力,不断重塑着社会和文化以及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智能算法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关联,但同时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短缺"、凝聚共识受阻、消解认同以及解构思想政治教育者职责理念等...
关键词: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算法推荐  算法风险  
网络泛娱乐化: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及其“解蔽”
8
《探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章文  出版年:202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研究”(18JZD008),项目负责人:杜玉华。
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网络成为青年意识形态表现的最前沿。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实张力,网络泛娱乐化产生非政治化与意识形态极化倾向、资本逻辑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渗入、“类像文化”表征等问题,形成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遮...
关键词:网络空间 泛娱乐化 青年 意识形态治理  意识形态安全
沉浸式“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及建构理路
9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瑞芳 张宜萱  出版年:2021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1VSZ115)的阶段性成果。
沉浸式"大思政课"在"大思政课"的基础上,既强调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的思政课改革走向,又强调思政课身临其境的场景感、真实感和历史感,使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以场景感描绘"大背景",以历史感构建"大格局"...
关键词:“大思政课”  沉浸式体验  改革创新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
10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瑞敏  出版年:201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CKS032)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变革了人们的思维和社会环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大数据,其应用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经历了起步、探索到融合发...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信息化 融合发展  实效性 综述  
已选条目 检索报告 聚类工具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